先探投资周刊/郑心丹:成衣三雄营运热呼呼
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将使成衣销量持续增加,为因应主要品牌客户下单,成衣厂加快扩产脚步,营运动能表现亮眼,中长期业绩可期。
【文/郑心丹】
寒冬商机持续发威,超商龙头统一超携手成衣大厂聚阳抢攻机能衣市场,单日卖出平价发热衣二万件,创下历史新高纪录,入冬销量冲一百多万件。全家便利商店则与三花品牌合作,联手打造发热衣系列商品,此外,也找来网购知名品牌Orange Bear导入一系列御寒商品,后续将推出新品牌「WE+机能衣」系列,品项超过三十款,显示大抢机能衣市场的企图。
台湾前年短短三个月卖三百万件发热衣,估计相关商机达十亿元,去年估计备货量达八百万件,商机上看二十亿元以上。在超商炒热发热衣商品后,成衣代工厂也跟着水涨船高,包括聚阳、远东新、儒鸿、宜进、嘉裕、年兴、台南、南纺、铭旺实等都将受惠。
因机能性服饰普遍单价较高,以美、欧、日等先进国家的消费者为大宗,占整体运动服饰销售市场份额逾八成。加上近年受环保意识抬头,以及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观念兴起下,带动机能性纺织产业快速成为市场主流。
预估儒鸿、聚阳及铭旺实,毛利率可持稳向上,长期而言,三家成衣厂扩产脚步持续,业绩成长可期,成衣三雄的平均本益比落在八至十二倍,现金殖利率在四至八%,具有低本益比、高现金殖利率双题材,最佳投资标的。
儒鸿加入百元俱乐部
全球平价成衣风行,成衣代工三雄的儒鸿、聚阳及铭旺实,在订单满手、新产能持续开出下,去年营运获利都缴出亮丽成绩单,且产能持续满载,甚至订单能见度已看到二○一四年第一季。其中,儒鸿获利续创历史新高下,预估今年的EPS将「坐八望九」,股价攻上百元,跃居纺织类的股王。
儒鸿是国内主力针织布厂,多元化切入到成衣代工,并锁定利基型市场,季军瑜伽服、橄榄球服等运动机能性产品有成,近年加大力度扩增成衣业务,占营收比重已经超过六成。董事长洪镇海表示,扩增欧洲市场有成,首度出现俄罗斯客户主动找上门,预期营运将一年比一年好,年年呈两位数成长。
成衣龙头大厂的聚阳,去年下半年的ASP(平均单价)年减一○至一五%,第三季毛利率下滑至一六.三%,但因单价降低,有利于接单,出货打数呈正成长,全年将可出货九三○万打,较原定九百万打还高。
由于主要美系客户如GAP等冬季服饰销货状况不错,因此在春夏新装下单量上趁势追加,预计首季出货量可达二七○万打,年增率约逾一五%水准,单季EPS可回升至二.一元以上表现。展望二○一三年,在经济规模扩大下、成本降低,毛利率仍持稳在二○%以上,营收、获利仍将成长。
聚阳订单满手业绩旺
除成衣代工核心本业外,锁定面料研发与成衣品牌二大领域布局,同时计划扩展自有品牌「fisso」,大股东也投资网路平价服饰业「天母严选」,约四○%的股权,并打造新服饰品牌「DOUBLE」,将采取双轨策略进行。
去年热卖的服饰,如优衣库的发热衣、凉感衣等,都是因机能材质,让产品热销,未来成长动能除了订单量增加,加速新材质研发也是重点。据了解,聚阳希望研发出高阶布种,包括瑜伽衣、脚踏车服饰等。机能性服饰的商机庞大,国内外客户对新的机能性布料所做的成衣,都相当有兴趣,而提供代工客户更多机能性布料,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是未来业绩成长的新动能。
成衣业转型开创新局面
成衣业借由生化科技与纺织技术的进步,提高纺织品的附加价值,因为加入纺织新科技,未来服饰产品将会变化多端,各种创新布料将陆续上市,凉感衣与发热衣只是第一步,防风、除臭的特殊功能布料,也渐渐被消费者接受,加入胶原蛋白、维他命等特殊机能布料,也可能在未来几年上市,商机不断。
如果说聚阳是成衣代工龙头的鸿海,那么儒鸿就像是从主机板起家,从ODM到自创品牌的华硕。儒鸿近年来积极转型,从布料到成衣厂的垂直整合,加上研发设计能力,由OEM跨入ODM设计制造,比同业更具接单优势。
儒鸿长期替品牌大厂做设计、开发及生产,受惠制程良率提高至九八.五%,并降低成本,毛利达二成五,远高于聚阳的一成八。从过去儒鸿的营业额不到聚阳的一半,如今营收突破一百亿元大关,目前产能满载,加上投资扩建越南布厂,新产能是现在的一.五倍;此外,增建柬埔寨成衣厂三○条生产线,将扩增到四二条生产线,将为儒鸿营收再创新高,与聚阳互争成衣龙头宝座。
本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707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