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兴/当自嗨妨碍进步,出走就是义务

▲两岸互联网论坛。(图/翻摄自中国台湾网)

文/叶家

《华尔街日报》最近在网上有一个短片,名为「Mobile Payment: Going Cashless in China」。记者提到中国大陆2015年第二季利用移动装置支付消费金额已高达5400亿美元,并在报导中实际示范如何仅用智慧型手机过一天的生活片中记者在超市、便利商店游乐园、搭计程车、餐厅、电影院,使用移动支付,不仅方便,更比付现便宜。这种对消费者的便利及优惠、远远超过了香港八达通、台湾的悠游卡、iCASH等。另一方面,台湾「先知资讯」(Knowing)的资料显示,台湾人使用的前20大手机APP,没有一个是台湾人自己做的。同样地,大陆《第一财经日报》也专题报导,台湾的企业与人才被锁定在硬体晶片、代工等行业,却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跑慢了。不少台湾年轻人到了北京、上海、深圳之后,体验了各种食衣住行各种「分享经济」的APP之后,对比台湾同类型APP(如果有的话)难以忍受的用户体验,马上会反思:「不走出来,不知道外面有更多东西。」无独有偶,台湾雪豹科技今年主办紫牛战队选拔出的5个创业团队,在参访过北京中关村创业街之后,也有2个创业团队决定移居北京。一位台大电机学弟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投入咨询行业,现在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销售策略总监。这学期开始在复旦、交大、同济大学等校当特邀讲师,和一些企业家合开了一门学分课「成功之道」。他发现大陆青年的竞争力惊人,当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梦想、人生、职场、和创业都充满热情,再加上政府推动万民创业和大众创新,年轻人热情与动能很大。不仅是一线城市如此,台湾手机应用EatMe创办人利用四川成都海外华人创业周走访该地,出乎意外看到:「六十岁的计程车司机拿出手机收费、路边电动车可以直接用APP一秒打开门锁租车开走、巷子内的麻辣火锅老店要你自己用手机点餐、办公区上班族早餐中餐全部用手机外送搞定...」连台湾的第一线网路创业者,也都要亲自走一遍,才相信大陆的网路创业革命,早就已经在二线城市遍地开花了!

台湾几乎没有言论管制,资讯的流动照说是畅行无阻,但为什么我们对大陆惊天动地的变化毫无所知?特别是网际网路平台的广泛利用,让弱者可以发挥技术力量,为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带来翻身机会。何以我们的年轻人自我感觉良好,对彼岸巨大的淘金机会浑然不觉?在大陆快速发展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时代,许多人对其认知仍停定格在某些片段狭隘的历史印象之中,而这刻板印象的型塑,是否与有心媒体选择性的报导脱不了干系?纽约大学心理系的三位学者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人们所暴露的语言环境,会深刻影响行为。他们设计几个实验,随机安排纽约大学的学生参与。实验发现受试者只不过做了20分钟不同字词的句子重组练习,竟然会影响受试者接下来的行为。例如,接到「粗鲁字汇造句练习的受试者,相对以「礼貌字汇」造句的受试者而言,更缺乏耐心,更快打断别人对话。而接到「年老字汇」造句练习的受试者,竟受到字词心理暗示及刻板印象的影响,在做完练习离开大楼时,走路的步伐放慢,使用更多的时间才走出实验所在大楼。实验结果说明,人们所接触的文字语言,潜意识里影响了其行为及社会互动。换言之,语言的「促发效果」(priming effect)可以强化偏见、刻板印象。因此,当我们所听闻的报章媒体总是以负面的词汇提及对岸,加上脸书社群网站的演算法设计,同一类型、来源的言论会反复不断在动态更新出现,使我们始终暴露在关于大陆的某一种成见的印象中,就失去了基于事实与逻辑的客观判断能力。有一种人最没有本钱拥抱歧视与偏见,那就是家无恒产的弱势者,因为我们必须耳聪目明,在充满机会的地方打拼。炒股炒房的既得利益者不必管人家如何进步,因为他们有本钱选择自己「想相信的」去信仰,有本钱锁在偏见泥沼里自嗨。但是,只能靠自身力量才能翻身的弱势者,我们有本钱随波逐流在负面的辞海里吗?有人就算生活在充满成见的世界里也一样吃香喝辣,而我们跟着本土贵族穿保护主义的小衣服,充当歧视他者的马前卒,还以为自己出头天、高人一等,这样就能跟着一起吃香喝辣吗?或者,应该早点认清现实,离开负能量的世界。而当停滞成为现实,出走就是义务。正视进步的机会之地,远离焦虑和抱怨。因为焦虑和抱怨是纨裤子弟风花雪月的娱乐,我们作为没有资源的一群,走出去竞夺别人的资源都来不及了,哪来时间为莫名的本土优越感当啦啦队呢?

●作者叶家兴,在香港吐露港湾生活与任教的台湾客家人,出生在《冬冬的假期》电影里的小镇苗栗铜锣,台大电机系学士、经济所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精算、风险管理与保险博士。1996年离台前在金门太武山麓服役两年。译有《经济学与社会的对话》、《世代风暴》、《助人为获利之本》、《当经济指标统治我们》等。着有《理财与保险--迷思与反思》、《陆生元年》、《未来事件交易簿》。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