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网校语文老师向欧谈2021高考语文:坚持立德树人,多阅读多见识多积累

>>学而思网校直播解析2021年高考

>>更多高考内容,关注2021本站教育高考专题

2021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本站教育邀请到学而思网校语文老师向欧点评高考语文,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分享。

主持人:语文每年都是我们首先考试的科目,语文的开考意味着今年的高考开始拉开帷幕了。欧老师,对于我们广大的同学们来说,语文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向欧:首先,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一定是立德树人,语文要承载很多传统文化。第二,语文也向我们传输各种思想,引导学生成长。高考是在进行一次选拔,想要通过这次选拔,肯定得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表达能力等。这是咱们语言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主持人:实践能力是应用性吗?

向欧:作文我们会考一些应用性的文体,虽然今年没有考,但也是一个大方向。其他一些非作文的题目,也会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主持人:对于同学们来讲,除了作文之外,阅读理解占的篇幅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如何展开对论述类、实用类文章的认识,是很考验大家的语文素养的。请向欧老师带着大家看一看有什么样的特征

向欧:实用文本有一个比较大的特征,非连续性的文本,好几个地方都选择了同一个话题下的不同片断拼接在一起,这个就非常符合咱们当下阅读的一种情境,比如我们平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了一些东西,这次读了A话题,下次还会遇到跟A话题相关的东西,这就是咱们的大数据,它会推荐一个相关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掌握了这个话题下不同角度的一些文章的理解。所以,我们就要去综合所有内容,对于某些东西的认知也更加全面,而不是片面的。也就是说,同学们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化

主持人:需要大家的思辨能力比较强。您在这上面有没有具体的例子或者是日常的题目,您觉得比较能体现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

向欧:今年的题目保密性还是非常好的,我们只有学员反馈回来的大概印象。从选材的角度上来看,非常注重全面发展,比如今年的新高考Ⅰ卷考了一个雕塑,还有朱光潜的《诗论》,这个考的是美育。Ⅱ卷考的是底线伦理和担当,这个考的是德育。北京的同学反馈的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个考的是智育。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选材方面非常广泛,立德树人。

很多同学会说,老师这些东西是不是太专业了,会产生一些心理抵抗。有些同学在理解文本的时候,特别容易沉浸于某种内容当中,纠结于内容本身,而不是纠结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逻辑性是什么。什么叫做应该重视逻辑性呢?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翻译人员,你的雇主讲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笑话,很难翻译出来怎么办呢?很多人就会沉浸这个内容本身,觉得翻译不出来。但其实你只要和对方说,这边讲了个笑话,想缓和一下气氛就行了。对方通情达理,他就会报以一笑。这就叫作重视逻辑而非内容本身。

所以我们平时阅读过程中,以及老师授课过程中,你的思考重点是利用某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逻辑性是什么。而不是内容本身的内涵。因为有的时候你确实不懂,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产生所谓的心理阻抗。你看到一篇文本,觉得“上面有ABCD这么多我从来不认识的概念,我肯定做不对题”,只是因为题目陌生就让你害怕。

但它们是纸老虎。内容本身并不是要让你学习的多么透彻,而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够把握好信息,这对于未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更有帮助。

像这种题目,即使不懂这个文本,不了解这个话题,也并不会影响我们做题。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有对信息的把握能力,不要被所谓的陌生的信息给唬住了。

为了让大家学以致用,现在还有一个新的题型,读完了以后掌握一些信息,能不能在另外的地方用上。给一些非连续性的文本,能不能将其中某一篇的知识运用到另外一个文本当中进行分析,这就是咱们所说的应用题。

主持人:您说的偏文学类的文本,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否稍微轻松一点呢?

向欧:也没有,近年来变化也挺大。文学类有四大体裁——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后面两个是平时最喜欢考的。今年北京考的是《心灵的呼吸》,是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选材的内容还是在强调美育的重要性,想潜移默化地引导同学们,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一些诗意,多看一些好文章,多学一学自己喜欢的乐器,甚至可以做一些好吃的小点心,这些都是发现生活的美,对于学习来说是有一些作用的。像全国卷,好像这次新高考二卷都是废名老师的作品,最近几年感觉考文学类文本的时候开始淡化文体了,小说像诗歌一样,像散文一样。有几个著名的作者——废名,汪曾祺等。废名的作品是诗化田园小说,读起来没有明显的情节感,这个就很难,没有情节,你不知道这里面的人做这个事是为了什么,如果你连情节都把控不了,你会发现人物形象很难把控。

主持人:那同学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准备呢?

向欧:第一,多见识。像意识流的小说,最经典的是《墙上的斑点》,其实也不用太慌张,因为题型当中还是会有很多基础题型。今年新高考一卷为下文埋了伏笔,大家听到这几个词就很熟悉了,多次用反复的效果,甚至还有这里面的“门”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所以平时特别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先答好,里面偶尔夹杂着提升区分度的难题。第一种还是刚刚所说的应用型的题目,他现在连文学类文本都有可能出的是延用,全国二卷两篇文学类文本都是废名的作品,又是非连续性的作品。我们通过第一篇文本或者是第二篇文本的理论,还是有一些能学以致用的。只要是小说,最终都是人物、情节、环境、主旨,他经常会用一种很吓人的方式,考的是很基础的东西,只有先把最基础的文体特征搞定了,才能够把这个题目给解答出来。

主持人:现代文的阅读对于同学们来说多多少少是能够看懂的,在文言文的学习上,今年在试卷上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呢?

向欧:题型基本上没有变化,最经典的文意选择题还有翻译题,还会加上主观题,它不会像现代文考查得那么深入,更多的是你读懂了、你的基础好了就行了,今年有一个新高考的主观题,其实设题的那句话本身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殊句式,是个判断句,里面还有个通假字,你读懂了再去做答就轻松很多了,你要把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好才可以。

原来全国卷基本上都是考人物传记,当时的司马迁,我为什么不把人当做一个传史,就出了纪传体。很多人纷纷的效仿这个做法。每年都出,但是今年不出了,换了是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的本末作为一个脉络和大纲。大家就发现,今年突然就考的和原来不那么一样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清楚,不要说“老师我是什么什么地方的,我不用做其他地方的试卷”,我当年备考的时候把所有地方的数学卷子都做了一遍,不管怎么样,万变不离其宗。我每年都跟大家讲,但是就有同学不听,你只有见了更多的题型,才能够应对考场上你所没有想到的事情,万一变化了呢,不考人物传记了怎么办,以后备考的时候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备考了,每个地方多看一看,一定不会吃亏。

主持人:我每次听你说“今年就没有考”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在全新的题目的同时类别又出现改变的话,相信同学们还是心头一紧的,在日常的储备过程中您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哪怕题目有了变化,相信大家还是能借助这样的日常积累去答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另外是诗词鉴赏,您提到了我们后面的整个大的文章当中都会有诗歌篇。您刚刚说的是诗化田园小说。具体我们来到诗词鉴赏,今年在古诗词鉴赏的板块有没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向欧:我想要起个名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年考了一篇陆游的诗,《示儿子》,我们学过《示儿》,还有《寄江州白司马》,刚好是在《琵琶行》不久,陆游的《示儿子》是想要告诉儿子为农为仕都是没有区分的,这个和目前的时代有很明显的关系。

主持人:听到您刚才说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向欧:只不过其中的一篇是课文里学到的,你就要知道,千万不要太片面,只从原来学过的东西中理解,它可以是我们的一个方向,但不是全部。前段时间我讲到了新唐书当中的《杜甫传》,之前孩子们只觉得日子过得很苦,忧国忧民。我讲的他曾经是年少轻狂的,后面的性格有的时候也是暴躁的,和朋友吵了起来,喝醉了酒之后和朋友大骂起来,咱们了解起来不要太片面了,课内的加上课外的对这个人物有了更加鲜活的理解,生活中不要太片面的认识对方。

主持人:您提到实践性,我们确实能感受到课内和课外的联系对同学们实践性的考察。对同学们来说,在背古诗词的过程当中也会非常痛苦,现在的孩子非常活跃,大家越来越不喜欢做重复性的工作。对于今年的高考默写情况,也请向欧老师分享一下。

向欧:高考的默写,对于没有备考过高考的同学来说,会以为是考高中的东西,其实初中你要背的东西一般都会考的,一般都是选择其中的一个,初中背完就忘了不太合适,它其中的一道题会选择初中范围之内曾经背诵过的课文,并不机械化,我给你上一句,你把下一句下出来,现在是给你一个理解性的,今年的话是项羽破秦入关,地理名词叫做“三秦”,我们平时学习过的作品当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个地名,你写一个这样的诗句出来。现在连范围都没有,越来越灵活了。

主持人:我印象当中还只是上一句下一句,顶多是给下句接上一句,现在大家要对诗词本身背后的意思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但凡不知道三秦地域的话,就没有办法答这个题目了。是不是大家在默写的过程当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向欧:平时学课文的时候,把该做的做好就行了。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总有人会说我高考不要那6分了,我觉得这个思维特别奇怪,总感觉你不要6分,你就很容易得到高分的样子。你要知道,这6分是最好得到的了,这个地方千万不要想着放弃这个还有挺多的分数可以去拿。你要知道,你放弃的这个分数可能是最好拿的。有些同学说,老师我真的记性不好,那你平时在本站云上面听一首你特别喜欢的歌手的新歌,难道你得把歌词记很多遍之后你才会唱吗?不需要。单曲循环了之后,过几天你自己就能够随口说出来。记忆不是说你要集中性的花大量的时间把它做到,更多的是考察规划,多刷几遍,你得合理的刷,你得愿意干这个事。这个得从高一开始,不能说高三剩一个月的时候,说老师我感觉我背不下来了,没有人记性那么好的,大家都是合理的分配时间,我少量多次,这样就会更加的适合我们对于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的学习的时候会更加的有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每次等到了快结尾的时候才一起堆积到那个时候。

主持人:还有一个板块是语文的语法、定性、成语等,这算是好拿分的题目,如果准备充分,还是有很多的分数可以拿到的,这部分今年有什么特点?

向欧:今年考的还是最常考的题型,是语言表达应用,这一块所划分的能力等级和作文是同样的,都是对于我们母语的使用熟练度或者是正确性。很多人虽然常年说母语,还是有一些成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时候说出来的句子是不连贯的,说出来的是带有病句的,我们还是会重点考察成语以及语句的衔接。

最近几年开始重视起了手法的考察,其中有一些句子会用上特定的手法,要我们分析出来,但是它和诗歌、散文、小说来比的话,会考的更加原始,得真真正正知道这个手法到底是什么概念。很多人对于某些手法的概念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更多的是凭着感觉去做的,有时候在现代文和诗歌当中你勉强能够做对,如果碰到真的让你纯根据这个手法的时候,未必能说出来。

主持人: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大家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习惯才有更利于学好这个科目?

向欧:第一个不要只是局限于题型,如果你的借口是“老师我是哪个地区的,不用看其他的地方的试卷”,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现在的题型出的越来越回归本身了,对于文题的特征你知道最基础的考点会更好一些。同学们如果能够见识最多的题型,回归到几个考点,能够捕捉出来的话,你的答题就能上去。像那些你看过去特别陌生信息的文本,千万不要慌张,因为沉浸式的阅读在这里面不太好使,我们要对信息的逻辑进行把握。同学们心态放平稳,平时在学习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老师给你举例子的时候,目的只是为了做另外一件事,你们却沉浸在了内容当中。这对于任何的学科学习都是一样的,不局限于语文。为什么孩子理解能力很强,老师一点就通?更多的是理清骨架和框架,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例子、某个点。还有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咱们对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打通情况以及对于考试也是相当有帮助的。

主持人: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输出表达能力,您能给马上就要高三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吗?

向欧:高一高二,会建议大家多读、多积累,方法技巧学起来还是蛮快的,你的底子得在那个地方,高一的同学利用时间,提升一下对于信息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于文本的赏析能力。如果是高二的同学,你应该提升的是你的归纳能力。高一高二你见识的题目越来越多了,还得抽出时间来归纳。

祝福各位同学未来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