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观点协助癌因性疲惫症 徐瑜璟中医师:有效

卫福部台南医院徐瑜璟医师强调,癌友如确认疲劳与疾病恶化或复发相关性不高,则可配合使用中医治疗。(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卫福部台南医院中医部徐瑜璟中医师指出,研究显示癌症病友并用中医药辅助疗法情形相当普遍,但在西医治疗期间,常会隐瞒西医师自行服用辅助疗法,显示癌症病患生理心理不适时,可能会寻求中医或其他替代医疗的协助,但却较少得到完整的资讯无法和必要的现代医疗有较好的接轨。

徐瑜璟中医师说,癌症病友如有以下的状况,需考量是否有癌因性疲惫症(cancer-related fatigue),癌因性疲惫症是指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沉重等症状持续2周以上,且非心理疾病引起、与近期活动无关,而会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约58-90%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51-89%的末期病患,会有癌因性疲惫症,疲倦与癌症本身会有更多心理和生理的交互影响,加重患者负担,造成有心接受治疗,却无力撑完疗程的状况。

许多患者会希望配合使用中医或替代疗法来协助治疗,但多数对中医药本身 以及其使用时机较少有完整性概念。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待癌因性疲惫症,主要会以患者整体的症状来作诊疗,根据西医的检查结果、搭配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减缓癌症所造成的疲倦,及癌症治疗的伴随症状,使癌症治疗更加完整。

疲倦在中医属气虚阳虚、虚劳等范畴,主要以补气温阳方法治疗;合并癌症治疗放、化疗时,在中医偏属于热、毒等范畴,会导致虚实夹杂、虚瘀夹杂、虚不受补,或其他肝郁脾虚等症状,因此治疗上需依据治疗的过程、癌症和疲倦的严重程度、其他伴随的因素等,由中医师辩证论治下开立处方

中医药在癌因性疲惫症的使用时机,主要是根据目前癌症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包括期数、正在接受的治疗、是否有其他造成疲倦的原因、心理和社会状况等,经由医师评估其疲倦不是因为癌症加重,或其他重大原因所引起,则可配合中 医辅助治疗。

通常在接受化疗10-14天后,血球较低时及放疗结束后为疲倦症状较多的时期,故在以下时期建议可考虑使用中医治疗:癌症治疗结束后仍有倦怠感、西医治疗前2-3天已有疲倦症状,或预期接下来的治疗可能带来疲倦症状时、西医疗程中疲倦症状严重,可能因此暂停治疗者(如担心药物交互作用,可考虑使用针灸治疗)。

目前有许多医学期刊上提到中医对于癌因性疲倦有所帮助,包括黄耆党参、补中益气汤以及针灸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阴陵泉穴道,可有效降低疲倦程度,并改善生活品质。

徐瑜璟中医师表示,癌因性疲倦的病患除了运动等寻常治疗外,在医师的诊断下应可配合使用中医治疗使疲惫症状改善,让病患更能撑完疗程并帮助生活品质的改善。癌症病友伴有癌因性疲惫症的比率不低,但癌症本身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式可能差异颇大,需和中医师沟通目前治疗的情况,找出目前疲倦是否和其他原因相关,例如营养不良?腹泻?疼痛贫血?睡眠不好或是压力大等等。

徐瑜璟中医师强调,如经由医师判别目前疲倦的程度,并了解正在接受治疗的类型,以及对西医治疗的反应等,确认疲劳与疾病恶化或复发相关性不高,则可配合使用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