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储蓄险提前解约退0元 想保障又存钱 人寿老总都说大打折扣
很多民众偏好买所谓的「储蓄险」,其实金管会核可的保单名称里面,根本没有储蓄险这一种险种,保险局官员总是提醒民众保险不等于储蓄,就连人寿公司总经理也跳出来说想要透过保险有保障又要能储蓄,反而两者的功效都会大打折扣。
就有保户因为罹癌家庭经济窘困,想拿回缴了一年的储蓄险总保费7万多元,结果保险公司客服跟保户说,扣除相关的行政费用、业务佣金、解约金等,没有办法退还任何保费。
►解约亏很大!储蓄型保单提前终止 25万保费只拿回9万
AIA友邦人寿总经理侯文成表示,台湾游资高达36兆且愈来愈多,而GDP从过去的19%多到16~17%,其实有很多人多把现金拿去买民众所认知的储蓄险。
而国人对保险很多的观念多是注意哪一张保单的报酬率比较好,而不觉得保障很重要,也才会出现国人买保险投保率高,可是寿险保障额度平均50~60多万,相对来说偏低。
▼越来越多资深保险从业人员提醒说保险非储蓄,保单提前终止都是会被扣一笔违约金。(图/记者张一中摄)
侯文成提起听过一位建商聊起银行理专推荐趸缴型保单的报酬率挺不错的。建商问报酬率有多少,理专说3%。建商反问那我本业的土地投资报酬率可达40~50%,比趸缴型保单的报酬率高耶。
侯文成还说也有牙医朋友会问哪一张保单的报酬率高,很多业务员都用这种话术卖保单。
显见很多民众还是希望说,保单的报酬率有多少多少,侯文成觉得这个观念应该稍微修正一下,如果他一直觉得要买储蓄的话,也没有关系,就归类到储蓄部分,完全做储蓄。
如果说要有保障的话,就往保障的方面去做。不要介于中间。因为介于中间,会可能是两个目的都达不成,又要有保额,又要能储蓄,介于中间的话,这两边的功效都会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