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您好孕 子癫前症风险评估可助孕妇安全
▲郭综合医院检验科郑宇洋副组长指出,对于高风险的孕妇,如能于第一孕期,即配合临床医师评估进行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降低子癫前症可能对妈妈和宝宝的伤。(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子癫前症」对孕妇与胎儿影响甚钜的产科并发症,已是我国造成孕妇死亡重要原因之一,且发生率更占怀孕妇女约 4~5%,借由超音波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及抽血方式进行子癫前症风险评估,合并上述筛检指标据统计,对于子癫前症的检测率可达90%以上,有助医师进行风险管控,提早因应保障孕妇生安全。
郭综合医院检验科郑宇洋副组长指出,而「子癫前症」即是妊娠高血压的一种,与一般妊娠高血压的差异在于除了高血压之外,通常会合并有蛋白尿或水肿的症状。近来的一些系统性回顾研究也指出,若怀孕过程曾发生子癫前症,在妊娠后的几年内中风(1.71倍)与心血管疾病(2.11倍)的风险皆会提高。
目前临床上对于子癫前症的筛检指标,包含像是观察孕妇的过去病史,生理特征,以及血压监控,同时可以借由超音波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UTPI),以及以抽血的方式进行子癫前症的风险评估,合并上述筛检指标据统计对于子癫前症的检测率可达9成以上。
研究指出孕妇本身如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高血压、自体免疫疾病、第一、第二型糖尿病,或是出现胎盘发育异常、BMI过高、高龄产妇,甚至是亲人中曾有子癫前症病史,皆为子癫前症的高风险族群。且据统计显示,随着年龄提高,罹患子癫前症的风险比率也会随着上升,除此之外,因现代人生活习惯改变、晚婚晚生子等影响,近年来风险比率也有节节上升的趋势。
子癫前症风险评估分析的内容包含母体胎盘成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的浓度,同时伴随母体因素带入评估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借以了解孕妇在此次孕期中对于早发性子癫前症、胎儿生长迟滞、早产的相对风险。研究显示第一孕期母体血清中PlGF与PAPP-A降低在子癫前症的发生扮演关键角色,且与健康孕妇间的表现差异在第一孕期(11-14周)即有显著差异,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子癫前症预测指标。
郑宇洋副组长举案例指出,39岁周小姐,怀孕周数13周,因为是高龄产妇,因此临床医师建议进行子癫前症风险评估相关检查。由子宫动脉血流阻力(UTPI)检测发现,左边及右边之血流阻力分别为2.33 MOM及1.62 MOM,皆是高于参考值范围(<1.0 MOM)。进一步由子癫前症风险评估也发现,周小姐在早发性子癫前症1:60(参考值:<1:200)及胎儿生长迟滞1:15 (参考值:<1:150)的风险都是高于参考值范围。因此经检查发现为子癫前症高风险对象,在临床医师的密切监控并配合预防性治疗后顺利的产下健康宝宝。
郑宇洋副组长说,对于高风险的孕妇,如能于第一孕期,即配合临床医师评估进行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降低子癫前症可能对妈妈和宝宝的伤害,且对于曾罹患子癫前症或高风险的妇女产后据文献研究指出有较高的风险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仍建议定期健康检查,维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维护健康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