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校准高教资源 缩小学用落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优势决定社会与经济发展成就,是全球政府与现代化组织奉行的铁律。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的长期发展,不是高教机构可以独力完成,有赖国家政策有效规划与引导执行。

新加坡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政府效能更是我国效法模范。新加坡与台湾皆有区域战略地理优势,但是新加玻政府在资源少、腹地小、人口少的现实环境下,以原马来西亚一州,在 1965年遭国会全票驱逐「被迫」独立。五十年的时间,一个悲情小岛变成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新加坡的人力发展政策,必有可供借镜之处。

新加坡现任教育部长同时兼任财政部第二部长,两位次长分别兼任「人力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次长。从组织的精巧安排而言,已可断定新加坡教育部扮演现代组织「人资部门」的角色,可有效整合经费劳动力发展与社会福利资源,照顾到国家人才整体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以「高教、技职」,「公立、私立」大学体系,每年1,000亿元新台币经费分配为工具,将国家人才培育区隔为四种系统,而劳动力发展则被编排在劳动部的「职业训练体系」。从体制上来看,私立大学领取40%补助,服务60%缴交两倍以上学杂费,占多数的私校学生。在「少子化」趋势下,虽然国家高教经费仍逐年上升,但若无法适时引进有竞争力的企业参与训练,高教行政主管教师无法转念从「士大夫」进化为「好教练」,多年来企业界深感新进人员学用落差严重,也就不意外了。

大学普及化不是错误政策,英、美、日等先进国家早已走向大学普及化,这是国际趋势,很难走回头路。况且因为升格大学,在每次改制过程中,学校都得加强学校师资及软硬体,提升教学品质,任何人多读四年书,不可能毫无收获。从制度上增加全国性的训练系统,让高教机构间相互竞争,也不是坏事

大学普及化后,办学目标应随着改变,不可能所有学校都有能力培养研究菁英。学校若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出身「名校」的教授们就应该抛弃菁英思想,不以入学分数高低区限学生,反而应多学习产业应用新知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适性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台湾相较过去,既然已让原本没机会读大学的人走进大学,就应该更致力于教学品质,让学生因为读大学而改变人生。传统式的「产、官、学」壁垒分明早已不合时宜,台积电等大型企业主管掌握的技术资源与国际影响力,会比中央部会的高级官员低吗?政府掌握政策与补助的分配权力,也负担产业兴衰的最终责任。与其绞尽脑汁希望大学减量退场,不如思考引入产业活力公私协力活化过去低效率使用的高教资源。毕竟二十年下来,国家至少也投入至少一兆元以上到高教系统,与其另辟蹊径,不如多一点巧思整合资源,缩短学用落差,我们有机会再度开创世界级的务实教育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