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即属大肠瘜肉高发族群 政府补助筛检年龄应提早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万芳医院癌症中心主任赖基铭。(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摄/台北报导

大肠瘜肉是大肠直肠癌前兆,过往也认为瘜肉比较是中老年人才会发生,然而根据台湾癌症基金会的调查发现,40岁至49岁的民众已经是肠瘜的高发年龄专家表示,年轻人现在经常熬夜、吃宵夜等生活习惯助长了肠瘜肉的发生,过往政府提供50岁至75岁民众大肠癌筛检,但其实40岁族群很可能已经受到威胁建议应该把筛检年龄往下探5至10岁,及早发现治疗。

大肠癌已经连续10年成为国人罹患癌症人数榜首,现在还有年轻化趋势!台湾癌症基金会今年2月针对全台2565名25至59岁上班族进行「大肠瘜肉问题与生活聚落调查」,结果竟然就有194名上班族曾发现大肠瘜肉,且当中40~44岁占比达到14.0%、45~49岁占比13.5%,仅次于55~59岁的15.9%,显示40~49岁年龄层已经是高发族群,肠瘜肉不再是老人疾病

▲肠瘜是大肠癌前身,台癌调查发现,40岁至49岁的民众已经是肠瘜的高发年龄。(图/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万芳医院癌症中心主任赖基铭指出,这些肠瘜患者常有饮食不定时定量、常吃夜市路边摊工时超长、喜爱熬夜、久坐不动等习惯,其实这也是现在年轻一辈非常常见的生活方式,建议有这样不良习惯年轻民众应该及早注意,可以自费做大肠癌-粪便潜血筛检,预防大肠瘜肉与大肠癌。

赖基铭表示,现在政府有提供50岁至75岁民众免费的大肠癌-粪便潜血筛检,但是有鉴于大肠瘜肉的年轻化,他认为,政府应该考虑把筛检年龄往下探5岁至10岁,扩及40几岁的族群。

赖基铭也提到,根据国际最新研究亦显示,肠道菌相的平衡有助抑制大肠癌的发生。如被视为坏菌有核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即常固定于大肠癌组织中被发现,并可能与大肠癌间有协助癌细胞扩散及让细菌存活互利关系。以往研究亦显示,饮食、睡眠、工作过劳等问题,都可能间接影响肠道菌相分布。

营养学专家、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建议,要维持肠道的健康,重点在于蔬果量要足,可以遵循「蔬果彩虹579」原则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菜水果女性摄食7份蔬菜水果,男性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菜水果,并且要颜色多样;另外也建议直接给予肠道好菌,喝优酪乳除了好菌,也可以补充钙质蛋白质,若加入其他蔬果一起摄取,营养素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