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益生菌救孩子过敏性鼻炎? 不如先着手「5点实质做法」

▲远离「过敏鼻炎」应从环境着手。(图为示意图视觉中国,下同)作者:蔡正亮摘自:远流出版《营养师教你不用怕:用实证科学破解27个常见饮食迷思》

●精选书摘补充「益生菌」用以减缓或者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在科学文献的搜集上,不论是「幼童」或者「成人」,其实仅有少数的研究显示出正面的成果。不过在这之前,想先让大家了解,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或某些厂商特定标榜的「菌种」,都能定义为「益生菌」(Probiotics)。

广义上来说,益生菌泛指「能栖息且繁殖于在宿主(如人体),并对宿主产生健康效益的一群微生物」。依「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公布的「食品益生菌之评估指引」(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针对「益生菌」之认定标准,提出四项基本要件(注1):

1.益生菌必须要有明确的属、种、株。2.益生菌必须有「细胞培养试验」、「动物试验」及「人体试验」的食用性安全报告。3.益生菌需有「随机双盲-实验对照组之研究设计」(Double 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BPC)的实验结果,并且有足够、合理的样本数,并依实验结果确认「该菌株」对人体有统计上显著的健康效益存在。4.益生菌产品必须提供消费者以下标示资讯:(1)有效的含量及属/种/株的名称。(2)保存期限业者应有足够证据(如安定性试验的报告)显示产品在保存期限之内,益生菌至少可接受的活菌数量。并且在最低的活菌数量之上,并能发挥业者所宣称的健康效益。(3)适当的储存条件。

由此可见,如果业者要宣称产品是「益生菌」,必然都要经过一系列严谨且完整的科学研究佐证。否则,严格说来,依WHO之定义就不能认定为「益生菌」。市面上许多产品纷纷标榜为益生菌,但以科学文献来检视,只有「少数」菌种有完整的科学依据佐证。甚至,同一菌种下,不同菌株都可能存在差异。近年来,媒体及食品业者的商业话术,往往欠缺科学资料的佐证,有时难免会过度夸大「益生菌」对健康带来的好处,而误导消费大众。其实,还是要向大家强调一点,「益生菌」是食品,并非药品,补充益生菌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并不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能,也不能取代正规医疗

▲补充「益生菌」可被视为一种辅助性保健方法。(图为示意图/记者谢承恩摄)「过敏性鼻炎」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是人体的鼻腔黏膜受到外界过敏原的刺激,而产生过度的发炎反应。这些发炎反应会引发一系列的过敏症状,包括鼻腔黏膜肿胀、鼻塞、打喷嚏、流鼻水鼻子搔痒等,有些症状也会伴随眼睛结膜的搔痒,最常见的就是小朋友会不由自主的揉眼睛、鼻子等部位,久而久之眼部下方产生黑眼圈鼻角产生横纹的现象。

目前仅有零星的研究证明,补充「益生菌」可以减缓「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然而,透过全面性的「文献统整后设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的「鼻过敏症状之表现评分」及「免疫分析」(如免疫球蛋白中的IgE数量),补充益生菌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补充「益生菌」可被视为一种辅助性的保健方法。若是鼻过敏症状轻微的朋友,的确可以考虑适度补充。有鉴于市面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建议以卫生福利部通过的「健康食品认证」为优先考量,因该产品已通过经过严谨的「食用安全性评估」及「保健功效性评估」,相对来说,品质多一层保障。

「益生菌」是食品,并非药品,因此并不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也不能取代正规医疗。若「过敏性鼻炎」症状已严重影响生活作息,应寻求正规的医疗途径。现代医学发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多半副作用低,建议与自己信任的医师充分讨论,对症下药才能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你可以这样做

远离「过敏性鼻炎」,应从整体的环境着手,而不是把重心放在补充「益生菌产品」。环境上,尽可能减少接触过敏原,实质做法请参考以下五点:

1.定期清扫环境、清洗床单、枕套(用热水清洗),定期清洗容易藏匿尘螨的家具,如毛毯、厚窗帘等。2.透过定期使用空气清净机及除湿机,来减少空气的潮湿度,降低霉菌滋长的机会,并过滤灰尘与杂质,并且要定期更换滤网。3.维持环境整洁,确实做好病媒的防治,事实上,台湾多处于闷热潮湿的气候,除了尘螨之外,蟑螂会带来不少过敏原,因此环境清洁是首要步骤。4.减少接触二手烟。5.若鼻过敏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应寻求专业的医疗途径,如接受减敏治疗、过敏原分析、鼻腔黏膜分泌物的化验等,可进一步找出致病的过敏原,作为环境整洁的依据。

★本文经远流出版授权,摘自《营养师教你不用怕:用实证科学破解27个常见饮食迷思》★生酮饮食安全吗?微波加热有毒吗?多补充钙质,就能预防骨质疏松症?吃得超清淡,为何胆固醇降不下来?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today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