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满的完成(上)--〈如何学作罗霈颖的哥哥〉后记

改琦1792年20岁时绘《会文图》。(罗青提供)

《会文图》另一组秦观手执画卷,回首接受小妹纤手指点,值得细赏。(罗青提供)

改七芗的《会文图》中,佛印手持书卷与身后的东坡笑语心得,戏剧性十足。(罗青提供)

有人毕生追求完满而不可得,有人一心只求完成;为求轰轰烈烈的完成,不惜把人生搞得支离破碎。

胸无大志,庸碌一生的人,往往能在历尽波折辛酸后,获得世上难得三代同堂的完满,热闹一阵,或哭闹一场,然后彻底被人遗忘。

不顾完满与否,有人全力只求畅快完成,其过程高调也好,低调也罢,最后终成红楼一梦,永远惹人疑猜、低回、沉思。

妹妹五、六岁时,我正值准备考大学的年纪,心想,等她再长大一点,打扮成弟弟的样子,手拿自制大弹弓,反戴红色棒球帽,可以在暑假的时候,随我去爬山、游泳,学一些十岁小男孩必学的花样。

因为十岁是我怀念不已最迷人的岁月,是童年烟花最灿烂的刹那,照亮我,站在世界的顶峰,在猎猎凉风中,头额似乎可以轻触月亮星辰的冷光,眼睛似乎可以看穿古往今来的霞光,咬着嘴唇,皱起眉头,好像已经似懂非懂,尽得中外所有大英雄的盖世奥秘。那时的宇宙,是何等的透明、温暖又可亲!

我要细心教给她如何「借用」妈妈的厨房菜刀,劈竹子,作各种大小玩具,探索蛮荒;如何「挪用」爸爸的园艺剪刀,剪铝罐,作木板螺旋快艇,周游世界;还有坐在和平岛八斗子的海边,来一个渔火星空摸黑垂钓、海风夜放白羽风筝……踏平波浪,遨游太空。

可惜!可惜,这一切都只暂时停留在美好的水晶玻璃想像中,一下子就被快速变迁的时代搅拌机,搅得粉碎,在各种新潮娱乐电玩前,碎了一地若有似无的亮晶晶,一阵明灭闪烁的虚幻。

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意识到,我与妹妹共同经历过的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年,是人类历史上,各种精神价值与物质科技,变化最快速的时代;而我们自己,也是开始经验飞速变化的一代,值得我为文详记。

兄弟兄妹之情,本属五伦之一,况且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相传本为兄妹,或分任天皇、地皇,或合而为人皇,他们结网画卦、补天抟人,神通广大,垂教万世。历代词章,歌咏兄友弟恭者众,照理说,笔下一转,详述兄妹之情者,也该不少。然遍读典籍,回忆描写兄妹姊弟之情的诗文,却不多见。

《诗经.国风》中的〈邺风.泉水〉、〈卫风.竹竿〉、〈鄘风.蝃蝀〉,都提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诉说女子远嫁,心怀父母兄弟之思,其中以〈邶风.燕燕〉一诗,最有可能是从兄长的观点,泣涕不舍,送妹远嫁之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全诗以「燕燕于飞」比喻兄妹由并羽翱翔,颉颃左右,至「下上其音」 声声道别,一唱三叹,依依离情,愈转愈浓。阿兄由「差池其羽」,到步趋相送的「泣涕如雨」;由「颉之颃之」,到不得不停步瞻望的「伫立以泣」;由独立瞻望不见人影,到「实劳我心」的牵挂,时空层次分明,感情随之深入,确是歌谣本色。

哥哥的观点看来,只要妹妹一结婚生子,兄妹情缘便臻最高完成,而永远无法走向完满。虽说是「娘亲舅大」,但终究姓氏不同,隔了一层。《红楼梦》中贾政这个舅舅,再怎么疼林黛玉,最后还是任由她病入膏肓,香消玉殒,无可奈何。

此后,最有名的兄妹,要属写《三都赋》而「洛阳纸贵」的西晋大家左思(250-305)与左棻,可惜二人并无酬答文字流传。一百五十年后,南朝宋诗人鲍明远(407-466)、令晖兄妹,踵而继之,成为当时有名的兄妹档诗人。鲍照曾上表自谦云:「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左思。」然而,明远、令晖,常有彼此交流的诗作文章,似乎有意与思、棻争胜。

宋文帝永嘉十六年(西元439年),三十三岁的鲍照,从建康西行赶赴江州新任所,至大雷岸,写下有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其中有句云:「若潨洞所积,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荻浦,下至狶洲;南薄鷰,北极雷淀,削长埤短,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弱草朱靡,洪涟陇蹙。散涣长惊,电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复。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碪石为之摧碎,埼岸为之䪡落。仰视大火,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慓矣!」在妹妹眼前,大显身手的哥哥,真可谓赋笔壮丽绝美,节奏转折惊奇,声色交响,夺人心神,不愧为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

钟嵘《诗品》评点云:「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证之于她《拟青青河畔草》中的警句如:

明志逸秋霜,玉颜掩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算是中肯恰当。这几句诗,清思婉约,从容含蓄,转折自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有不尽之余味,求之当时诗人,可谓难能。

明远兄妹能有如此知性交流,而且留下纪录,历代少见。这使我想起英国浪漫派大诗人威廉.华次华兹(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小他一岁的妹妹陶乐睎(Dorothy Wordsworth 1771-1855)之间的复杂情缘。桃乐睎终身未嫁,一生守在哥哥身旁,连威廉三十二岁结婚度蜜月时,她都从头到尾,跟着一起参加,最后还为哥哥送终。二人生前诗文日记酬答之丰,也是世界少有。

诗人的太太马莉贺金森(Mary Hutchinson 1770-1859),虽然与他们兄妹是总角之交,但是文采却远远逊之,一生虽无特殊的完成,却也为诗人生了五个子女。她的强项是长寿,活了八十九岁,熬得功德圆满,方才在兄妹身边安息。

左、鲍之后,最有名最引人津津乐道的诗人兄妹,当推苏东坡与聪明绝顶调皮捉狭的苏小妹。虽则扫兴的是,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只有苏八娘,苏东坡十八岁出阁,次年即病世的姊姊。此事见坡母《苏主簿夫人墓志铭》,当是信史。

不过,在文学掌故中,大姊怎能与小妹相比,只有小妹妹,才能塑造出古灵精怪、淘气可爱的刁钻形象,讨得只求痛快,无意考证的读者欢心。

苏小妹,此一由历代东坡粉丝所虚构出来的文学才女,最早可能来源自南宋书坊所售《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中的一句无根八卦:「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同时代的《东坡禅喜集》则将之加油添醋成:「东坡之妹聪慧过人,博学强记,尤工为文。有欲以秦少游议亲者,妹索其所业视之曰:『秦之文粗足以敌吾子由之才。』遂得谐伉俪。后东坡在翰林日,妹往省之,约奉来归。适佛印以长歌寄坡,有勉其退休之意。坡读之犹少凝思。妹从旁过见之,一览了然。叹曰:『使汝作男子。名位必在我上。』」(〈佛印问答语录第九〉)

诸如此类谣传掌故,到了冯梦龙《醒世恒言》(1574-1646) 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了。苏小妹的机智可爱,不仅表现在择婿上,也呈现在参禅上,她与东坡佛印的故事,反映出她悟性直超乃兄。天下楼得缘庋藏海派鼻祖改琦(1773-1828) 的绢本设色杰作《会文图》(1792),就是此一传说的图解。

此画绘于乾隆五十七年,是改琦年甫逾冠二十岁在京师春明馆初出道时的手笔,经营出东坡兄妹与秦观佛印,齐聚一堂的理想景象,笔墨精妙出尘,人物眉眼生动,意境情调,清雅绝伦。画上钤一小篆闲章云:「学然后知不足」,充分表现了年少的他,以谦退为进取的意气风发。

改七芗是中国画史上唯一被认为是「天授」的绘画奇才。蒋宝龄(1781-1840)在他的名著《墨林今话》中,史无前例的推崇道:「玉壶外史改琦……幼通敏,诗画皆天授。沧州李味庄先生备兵沪上,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七芗时甫逾冠,受知最深。既而声誉日起,东南佳丽地,恒扁舟往返其间。贤士大夫,娴雅好古者,莫不推襟揽袂,争订交焉。」

引东坡故事入画,以「赤壁夜游」最早最伙,从南宋开始,手卷、册页、团扇,多有描绘,一直到明代,甚至还进入器物、巧雕之中。江南才子兼大孝子魏学洢(1596-1625)的〈核舟记〉,详述虞山王叔远于天启二年(1622)毫芒雕刻东坡赤壁泛舟,船中要角有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总结了五百年来,东坡赤壁人物画的精华要点。

到了乾隆时代,受了《聊斋》与《红楼梦》重视才女的影响,东坡与小妹的故事,开始进入绘画。改七芗的《会文图》可能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名家之作,其中的人物,幻化成两组,一组是佛印手持书卷与身后的东坡笑语心得;秦观手执画卷,回首接受小妹纤手指点,是另一组;而两组人物,又正在准备互动,酝酿出即将发生的高潮,戏剧感十足,值得细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