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万家香酱油三代传承 麦当劳、雀巢都成客户
文/张嘉伶
「一家烤肉万家香!」这句万家香的广告台词,让台湾民众琅琅上口,也吸引许多消费者在烤肉前,会先用酱油腌肉,而烤肉时产生令人垂涎的焦香味,更掀起台湾人热爱烤肉的风潮。这家本土自创品牌的酱油食品业者,走过71个年头,在食品业高度饱和的市况下,逆势投资逾5亿元在屏东盖新厂,万家香让看起来黑色不起眼的酱油,变成真正的「黑金」!
酱油是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周朝时,相传御厨无意间将鲜肉剁碎,存放着发酵后,得到黑色的酱,而且上面漂浮着深琥珀色的酱汁,用手沾来尝尝,发现这酱汁有着淡淡的香味,加上食盐后,成了一款调味品,贡献给皇帝食用大受称赞。之后民间发现用煮熟的黄豆,发酵后也能有类似的效果,且价格更便宜,才开始广为流传。
有趣的是,酱油跟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到了日本,日本人慢工出细活,把需要花时间的酿造酱油发扬光大,300多年前,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开始企业化发展,让酱油不仅在日本市场贩售,也销往世界其他国家。
一通电话 酱油桶就送到家
在二次大战前,日本龟甲万也来到了台湾,万家香的创办人吴文华,那时正是龟甲万的台湾员工,负责在台湾推销业务,没想到二次大战后,日本战败,龟甲万也撤走,吴文华觉得台湾还是需要有自己的酱油厂,找来先前认识的日本酿造权威梅田老师,帮忙指导设立酱油厂,并取名为「万家香酱园」,用「万」字来向龟甲万公司致敬,这是万家香的创立缘由。
万家香现任董事长吴仁春,是企业的第二代,他回忆起小时候,连锁零售通路不流行,爸爸吴文华是以脚踏车、摩托车挨家挨户拜访,用木桶配送着酱油,主要销售对象是以饭店、餐厅等餐饮通路为主,少量提供给家庭使用,「那时只要一通电话,酱油桶就送到家」。
10多年前,台湾连锁零售通路迅速崛起,万家香才跨入零售通路,直到近期,消费者对于食安问题愈来愈注重,万家香决定生产完全不含防腐剂、百分之百纯酿造的酱油,看得出万家香成长轨迹,正是台湾餐桌饮食历史演进的缩影。
万家香至今走过71个年头,但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吴仁春说,40多年前,美国爆发石油危机,市场传出美国可能要减少黄豆、小麦的出口,那时万家香已经在台湾发展了20多年,有着稳定的生意,但若美国的原物料不能进口来台湾,那该怎么继续营运下去?吴文华只好带着吴仁春去美国考察,看看是否有机会就近在原物料供应国设厂…(本文截自财讯502期,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