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不必再忍痛挨针 新监测方法报你知

图/Shutterstock 文/陈俊辰

血糖不必再挨针!全世界糖尿病患估计超过4亿人,台湾将近每10个人就有1位糖尿病人。为了好好控制病情患者一天要扎指头好几次,挤出血滴血糖值;或者撩起衣服,挨一针注射胰岛素。这些日常琐事非做不可,既不方便又不舒服。

2018年6月下旬,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一口气核准数项血糖监控或治疗方法,可协助糖尿病患无痛维持血糖稳定。

譬如一种「连续血糖侦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简称CGM)」系统,是一款植入皮下的小型监测器,能连续使用90天,可以即时测定血糖,传送到手机APP,如果血糖异常马上发出警报

这个小监测器利用镶在机器内的一小块萤光板,萤光物质碰到血糖会产生亮度变化,机器就能根据光线强弱来算出血糖数值高低。

不过,这种小型CGM系统还有进步的空间。根据发表于美国糖尿病学会年度科研会报实验报告指出,侦测器在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极端值下,会测不准,尤其低血糖时,误差会明显变大。因此必要时,患者仍需要刺出指尖血来比对和校正,以防发生低血糖昏迷或高血糖急症(如酮酸中毒、脱水、意识障碍等)。

长期投入社区照护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家庭医学科主任孙文荣表示,这类能够随时监控血糖的新装置,可以及时提醒家属,例如发现血糖太低,马上给患者冲杯糖水或含颗方糖,使血糖回升,再由医护接手,连带也可减少低血糖时间过长导致脑部受损的危险。另外,临床上他也观察到,有些罹患糖尿病的病人会突然过世,原因是血糖太低,能及时发现就有机会救命。这类新装置目前尚未引进台湾。

另外,FDA也公告开放更多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人工胰脏」,从原本14岁以上才能用,放宽到7~13岁的儿童也能使用,让糖尿病能在更早期就被好好控制。

人工胰脏是把连续侦测血糖的侦测器和胰岛素帮浦结合在一起的装置,只要一侦测到血糖超出或靠近安全界限,就会自动加快胰岛素的释放流速;相反地,如果血糖太低,胰岛素的流量也跟着变少。

(人工胰脏开放第一型糖尿病儿童使用,可减少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疼痛。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不过,这些新装置虽然能让人少受苦,患者也要留意,不论是连续血糖侦测器,或是人工胰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FDA也提醒,有些人对植入物反应较剧烈,比如发生过敏副作用;也可能有出血、瘀伤、感染、产生疤痕局部皮肤变色的风险。

延伸阅读:

生活7面向:控制血糖,你可以做得到

图表】测血糖 要抓对时间

菠菜不能配豆腐是错的!营养师:防结石...一起吃为解决之道

想随时拥有水蜜桃美肌 30、40、50岁的妳...保养品该这样挑

是失智还是健忘?一张表看出差异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