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垂直化」 中正、中山、万华疯非1楼店面
▲西门町人潮热络,非1楼店面夯。(图/翻摄GoogleMap)
会增值且有租金收益,不少置产客热爱;不过1楼店面太贵,口袋不够深的投资置产族群恐难负担;近期不少人「垂直」发展,寻找二楼以上、甚至是地下室的店面做为投资置产标的。观察实价登录资料发现,非一楼的店面产品成交占比自2015年来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其中2017年1月至今年8月交易占比已提升至9.6%,将近一成。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市也出现崩跌危机,如何寻求资金避险成为重要课题,根据2018Q4永庆房产趋势调查,消费者认为不动产与定存是资金避险最安全的两种管道;其中不动产中的店面具有长期且稳定收益,近期最热络。
永庆房屋业管部资深经理谢志杰分析,在消费型态改变以及电商崛起,以及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林立的状况下,店面市场也出现了变化,开始出现「垂直化」趋势,店家「垂直迁移」的现象愈来愈多,不是潜入地下室就是往二楼以上垂直发展,造就了非一楼的店面交易占比日益提升。永庆房产集团根据实价登录资料发现,台北市2017年至2018年8月店面交易案件中有9.6%不是一楼,地下一楼或是二楼甚至是二楼以上的楼层都有。
统计2017年至2018年8月的非一楼的店面交易,以中正区、中山区交易量占比22.2%并列第一,其次则是万华区的13.0%,大安区则以占比11.1%位居第三名。
谢志杰指出,西门商圈正好以中华路分属中正区与万华区,受惠于西门商圈的蓬勃发展,带动中正与万华区非一楼店面的交易量回升,西宁南路、中华路一段、成都路都是热门路段。
至于中山区,晴光商圈、条通商圈为主要交易热区。以晴光商圈来说,小坪数、低总价的非一楼店面产品较受青睐,集中在中山北路三段一带,而靠近捷运民权西路站的店面,则以大坪数为主。条通商圈及和台日美食,居酒屋、怀石料理、日式烧烤等餐厅林立,观察非一楼店面交易主要以60-80坪为主。大安区的非一楼店面交易仍以忠孝敦化商圈为大宗,主要集中于忠孝东路四段、敦化南路一段巷弄内。
非一楼店面由于无法直接看到店面装潢,宣传效果较差,但已累积一定客源或较不需要招牌效应的业种,像是餐厅、诊所、咖啡厅、书店等,都较适合非一楼店面,提供有意购置店面的民众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