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当「顺时中」成为限缩异议的限界

文/多维TW 陈炯廷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湾迄今交出亮眼抗疫成绩单,这也让防疫期间高度曝光、主持防疫大局的流行疫情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人气和声望与日倶增。起初柯文哲那带有嘲讽的一句「现在都要顺时中,不要逆时中」,转眼已成为朝野之间的共识,也占据民意和舆论主流的意向,甚至形成某种不容被轻易冒犯的言论界线:一旦发言「逆时中」,或对政府的防疫决策有所质疑或异议,就会沦为众矢之的。假如社会不能对「逆时中者亡」的舆论气氛加以省思,恐怕会让社会失去监督力量错失某些警示性的哨音

风向开始「顺时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扩及台湾之前,民众恐怕并不清楚掌管医疗、社福公卫食安等重大民生事务的卫福部长是谁?但疫情以来,民众也许仍搞不清楚卫福部的职能有哪些,但恐怕已无人不识陈时中。

农历新年迄今这3个多月来,由防疫指挥官陈时中每日亲自主持的疫情记者会,不但成为台湾最受注目的「直播节目」,不但被解读为台湾抗疫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以陈时中为首的防疫团队赢得民心的重要媒介。

「当灾难时期,社会越是混乱,公众越是想透过媒体,了解发生什么事」,中正大学传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向本刊表示,由政府主动说明疫情、澄清或厘清谣言,有助降低人们对疫情的恐慌。而陈时中在这段时间的媒体曝光,加上整体台湾的抗疫表现,无疑已让他成为扮演稳定民心的代表性人物。

管中祥认为,即便陈时中不愿意成为那个被「造神」的对象,但外界还是会把所有目光放在他身上。这不见得是官方有意为之的结果,可能是某些人的人格特质或能力,自然容易被凸显。但当防疫的焦点过于集中在个人身上时,值得社会和官方有所反思的是,我们是否忽视了整个集体的运作和努力,例如那些在公务体系中一个个默默的无名英雄

有关「顺时中」的社会气氛是如何形成,管中祥认为,这是社会处于紧急、危难状态下,很容易发生的事情。因为防疫是个集体抗疫的过程,需要人民与政府间的互信配合。当政府防疫表现好的时候,人们会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及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若有「逆时中」的异议或质疑出现,人们就会以为这是在否定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

「防疫做得好,相信他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管中祥表示,民众的信任也不是没来由的。他指出,在这份信任与支持的背后,也存在某种选举的心态,既然「这个人做得好,我就支持他,没有什么不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说民众都是盲目的支持。然而,「对政府的效忠或过度信任,长远来看,当然不是件好事」,管中祥强调,身为传媒和公民,仍是必须对执政者保持某种批判性的距离,不能只是期待政府的防疫不会出问题

此外,管中祥认为,媒体和民众习惯用个人,而非集体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发展,也造就了「顺时中」社会气氛。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相较于个人,集体的故事确实比较难写。这是不论台湾媒体或国外媒体都有的通病。例如在探讨台湾防疫成绩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富比士》杂志聚焦于蔡英文,日本《每日新闻》则是陈时中。这些外媒对台湾防疫成绩的报导,更进一步会让人们对台湾官员防疫表现的好感,产生某种加乘效果。

「逆时中」就没有发言权?

管中祥坦言,在「顺时中」的社会气氛下,对于异议空间的限缩,不仅会发生在疫情记者会的媒体发言上,可能会让有的记者,因此不太敢问某些「逆时中」问题,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领域。他举例,立法院在审查「纾困条例预算」时,国民党一开始提出「冻结」80%的预算提案,就引发非常大的反弹,最后也让国民党不再坚持冻结。

事实上,国民党的冻结提案,并非是在反对纾困的预算,只是想藉「冻结」的手段,要求政府把具体纾困怎么做讲清楚,这是过去在立法院内常见的监督预算手段。管中祥认为,即便国民党给人的观感「很废」,但在这件事情上,它就是在扮演在野党的监督角色,不该被轻易挞伐。

有关媒体在疫情时期的角色,管中祥指出,协助政府传达资讯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媒体的职责不只是负责当传声筒。假如只是传声筒,在网路时代,政府部门的「小编」就能做好这份工作。他强调记者的工作更在于检视、监督政府的言行,唯有记者将自己与官员视为对等的关系,才可能避免沦为传声筒的角色。

「逆时中」不等于唱衰台湾

对于当前高度限缩异议的社会气氛,管中祥认为,不论是官员或社会大众,在涉及公共议题的讨论上,还是得就事论事。面对质疑与异议,首先应有的态度就是,不要假定这是「来乱的」,应先聆听再下判断。媒体的质疑可能是为厘清问题,或有助于政府发现问题,而不同意见,也可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要让事情能做得更好。

尽管要战胜病毒,人们有赖于政府的领导,以团结社会力量共同抗疫,但这绝非等同领导者或政府,就此便获得免于监督、纠错的「免疫力」,集体抗疫的内涵也不该轻率被简化为「顺时中」或「听政府的就对了」。

总结来说,任何有道理和依据的发问都应被正视,纳入防疫思考。退一步言,就算毫无道理的发问或质疑,不也是给了政府发挥影响力,可借机正视听,纾解恐慌吗?不论是官员或心系疫情的民众,都应该把防疫的质疑和异议,视为矿坑里预警危机的金丝雀,而非唱衰台湾的乌鸦嘴。相信任何身为生命、健康共同体的同船成员,其不论是肯定或质疑防疫团队,其初心本意都是希望台湾不要翻覆或淹没于疫情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