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当「中国」二字在西方愈发成为贬义词
文/吴迪
中国似乎已经证明了自己。10月初「黄金周」的全民大出行之后,青岛的群体感染一度令人担忧,最终也很快得到控制;中国经济第三季实现了4.9%的成长,成为首个前三季由负转正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或将占据全球经济增幅的30%。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损伤固然很大,但对比全球窘况,突出的表现也得以在各地愈发乐观的民情中体现。
回顾今年5月「两会」期间,彼时中国刚走出最困难的疫情阶段,外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问题时表示,「经此一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治理能力禁受住了全面检验,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彰显,大国担当作为发挥了应有作用。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必将更加坚韧有力,中华儿女必将更加团结一心,中国人民必将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今看来,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可是,海外尤其是已开发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则是另一回事。
10月初,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了一项于6月10日至8月3日对14个已开发国家14,276名成年受访者进行的民调结果。综合皮尤过往资料显示,已开发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愈趋负面。虽然这是今夏的调研,未必反映最新情况,但各已开发国家的北京印象无疑在这「疫情年」中加剧了不少。
日韩澳对华负面印象甚于欧美
14国受访人对中国持「非常负面」或「相对负面」的比例,依次分别为日本(52%/34%)、瑞典(36%/49%)、澳洲(45%/36%)、丹麦(32%/43%)、南韩(29%/46%)、英国(35%/39%)、美国(42%/31%)、加拿大(37%/36%)、荷兰(29%/44%)、德国(23%/48%)、比利时(32%/39%)、法国(26%/44%)、西班牙(29%/34%)及义大利(26%/36%)。
参照皮尤过往民调,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瑞典及南韩9国受访者对中国负面印象比例,达到皮尤就此议题进行调查至少12年以来的新高。其中澳洲对中国持负面印象者增幅最大(24个百分点),瑞典、荷兰、德国次之(15个百分点),美国再次(13个百分点)。此9国受访人中对中国持「非常正面」或「相对正面」印象的比例,皆不到三成。
此次民调正值多国批评中国防疫过程、质疑中国抗疫手段,以至于6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应对疫情不当。相较之下,认为美国、欧盟、受访者母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疫情不当的比例分别为84%、37%、27%和35%。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澳洲及欧洲国家受访者中,有更多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相较于美国、欧盟、日本),只有美日韩三国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是美国领先。
对于皮尤这次民调,《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随后在微博发文,对此感到遗憾,并表示「中国人对美澳等西方国家的看法肯定也比过去更加负面了。这是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极端做法不断分裂世界的结果」,「西方政治和舆论菁英制造了攻击中国的种种噱头,不断毒化西方公众对中国的认识」,「摧毁不同大国之间民众本应有的基本认同和好感」。
胡锡进亦表示,「那么就由西方舆论去吧,那些西方菁英看不惯就让他们看不惯好了。我们完全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中国人民的幸福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目标」,「最重要的是,西方的菁英们能够误导他们的社会舆论,却奈何中国不得。中国将继续前进,大多数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我们继续做生意」。
胡锡进此言是有道理的。相对于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国民的信心和认同度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数月以来的抗疫成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经乱象,以及其政客媒体对中国的舆论攻势,都令得中国或至少大陆民众愈发上下一心。
更何况,当下各已开发国家对中国负面的印象,也深受美国对中国地缘攻势的影响。在美国政要一再高调批评中国的情况下,各国批评中国的声音未必受到重视,褒赞中国的声音却一定会受到责难。近来多国学者被指曾参与中国「千人计划」而受到国内指摘,便是很典型案例。
因此,一方面当下各国社会饱受疫情及其连带灾难,选举政治的政府也需要为不满的民意寻找疏导乃至发泄的管道,而中国这个疫情首发地正好又是一个「不民主的异类」。所以,与其说是「西方菁英毒化公众对中国认知」,不如说是这些国家的知识分子也要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辩护,认为这不是西方政制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也本来就不全是政制的问题,而更多在于治理,在于施政,在于民心向背,在于对自身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中国也本来就是一个挑战着已开发国家政经文化发展经验的「异类」。
因此,中西关系正难以避免地步入跌宕期,诸如日本、南韩,乃至台湾和香港,这些受西方秩序和价值观影响颇深的社会,也正面临强大的选边压力。在此趋势下,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还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继续跌宕,未来数年,中国外交也会相当困苦。
对此,中国国民和施政者有必要尝试改善自身国际形象。否则进一步恶化的各国民意只会为主张「对抗中国」的政治人士提供更多政治动能,而他们所制定出的敌视政策,又会进一步巩固民众对中国负面的印象。华为如是,疫情如是,香港、新疆等议题都是同理。任其发展,中国的贸易、外交、科技发展,都可能受到影响。
况且,按照世界银行(WB)的定义,中国即将在数年内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但国民素质依旧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中国需要在境内全体进行北京在2008年奥运前数年推动的「素质教育」——毕竟,如果说当年北京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那么如今中国国民走向全球,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就已经从北京扩大为全世界。
不是「为了迎合而改变」
当然,凡事不能本末倒置。改善中国国际形象的方式不是「为了迎合而做改变」,「素质教育」的核心也不该只是口号与横幅,而是在基本解决国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社会资源的调配效率,继续完善社会保障,继续落实「施政为民」,令其变得更为人性化。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活得有尊严,自会不卑不亢不矜不伐。
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在继续作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正愈发成为「最大消费市场」,其所带来的虹吸效应并非朝夕即变的「北京印象」所能改变。只要中国继续顺势巩固多边主义,继续与国际规则对接,保持目前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及落实度,进一步让中国国力的迸发,向世界外溢正面效益,那么诸如义大利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印象持续改善的案例,便会越来越多。
归根结柢,中国的底气是足够大,大到只要自己不生乱,只要国民对国家现况和前景满意而有信心,外国如何看,并不会激起本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