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大敌就在小英身边

文/宋健人 图/多维TW

在「5‧20」之前,很少人能够预料五个多月后的政局民进党的二度执政,竟似雪崩般全面挫败,如日中天的蔡英文满意度暴跌。尤有甚者,此种崩坏局面的造成,显然也没有什么地动山摇的事件。在两岸关系上,就是不谈「那四个字」,除此之外,都在既有架构下维持现状,既没挑衅,也从未有所谓真正「力抗中国」。海峡两边领导人对此心知肚明,再怎么假戏真做,谅也不致搞出燎原烽火。

社运团体头号大敌

所以,执政挫败的原因就不必向外探求了,应该直指蔡英文的执政能力核心价值用人哲学。先来谈谈搞政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了解究竟「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其实,由蔡的满意度剧降,而不满意度大幅扬升,就可看出她的敌人阵营显然壮大了,而己方阵营则在萎缩中。若将蔡的敌人归类,并排列顺序,大概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小英最大敌人是社运团体,其次是时代力量,再来则是中共,最后才是国民党

会形成这样的排序,系因蔡执政以来最大败笔,是改革议题失焦与延宕,欠缺魄力与坚持;价值与信仰摇摆不定,导致政策方向模糊;过度向少数极端的声音妥协,并未真正了解台湾主流民意与政治、经济现实。加上用人的偏差,让保守有余,开创不足的老蓝男成了改革的绝缘体;而蔡本身则强烈信赖文青特质或属「同温层」的幕僚,缺乏审慎专业的政策与国安评估能力,其大量色彩饱满、感人讲话的出炉,制作一个又一个的改革梦,充分展现「政治文创」的功力。

陈水扁时期任用唐飞这类国民党军人,是因少数执政,拉拢蓝营中人确有稳定政局的功能;但蔡是全面执政,根本没有这种示好的需要,老蓝男成为政务官主流,只是人才不足、准备不够,所以只好大量任用「曹营人士」。可笑的是,这些老蓝男皆非降将,而是阁揆三顾茅庐求来的。因此尽管兆丰金、乐升案纰漏百出,老蓝男们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大力除弊的必要,才导致民心大失。再者,阿扁时期重用了童子军,主要是藉彼等的冲劲与开创能力,而且也未摆在重要位置,以致过度招摇;然而,小英的文青团将宣传当成政策本身,以为一篇好的文宣就是好的政策;以致民众聆听小英讲话催泪感动之余,往往不知政策牛肉到底在哪里?

执行面的老蓝男,彷如前朝遗老仍行走在新朝的舞台,而决策面的文青则相互依偎在政治同温层,这两条生产线产出的小英政策,自然充满了虚无、华而不实。如果今天台湾是太平盛世,这两种人可能为之增添绚丽色彩,然而小英承诺的改革似史诗般悲壮,并非老人与文青的喃喃自语。如果,包装是歌声,政策是曲子,小英的文青团拥有好歌喉,却没有好歌曲可以传唱。小英拥有善于政策包装的文青大军,更是喜欢强调「沟通、沟通、再沟通」,却忘了这些只是技巧,本质的核心是要有政策、价值。

民进党缺乏核心价值与执政担当,即使掌握了政权,下意识仍以为自己是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是抗争者。更严重的是,执政者应该关照大多数民众的权益,但这些人往往是默默看戏的观众,不太会鼓掌叫好,因此戏台上的主角或编剧,往往以为喧闹的少数人是多数人的代表。这就造成标榜公平正义的小英政府,根本找不到处理劳工议题的正确位置。华航罢工与国道收费员事件,固然已经暴露蔡政府软弱与讨好的一面,但这些事件毕竟只涉及少数人,到了劳工休假议题的处理,就充分显现小英政府缺乏关照全局的能力与担当。

照理说,原有七成劳工适用周休二日,此次《劳基法》的修正,所有劳工都能周休二日,即使取消七个国定假日,整体的休假日仍是大大增加,对劳工是一大福音,应可让小英得到劳工的支持。但蔡政府缺乏政策宣导能力,硬是把自己缠绕在什么二例、七休一的争议中,不但资方无法接受,连想加班改善收入的劳工都怨声载道。

更重要的是,台湾景气低迷,产业竞争力低落,底子已经虚弱,再加诸最严苛的劳动条件企业很可能就会关厂倒闭,不然就是外移;到时,再好的劳动条件,劳工也无福享受。因此最高标准的劳动条件一旦修法通过,就只能是那些少数劳团代表欢呼胜利,而多数劳工在产业结构中其实处于更不利的位置。想不到这样的政策,也让小英得罪多数工商界与多数劳工,执政走到了这步田地,不崩盘才怪。

因为这种政策思维,所以蔡政权的头号杀手是劳团。而火力次强的便是昔日的盟友时代力量。时代力量本应是小英的盟友,它的政治光谱与民进党相近且重叠,最后只有对撞才能出头。刚好民进党在一些政策与弊案上说法不清,做法犹豫,这些执政包袱,给了同属绿色板块的时代力量对民进党补刀的机会。在劳工议题上如此,在一些环保抗争、土地征收,更是彼此凶狠地砍杀。其实,环保、都更抗争,固然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帜,但执政者应认清现实,不能照单全收;小英显然被过去自己不时念念有词的符咒所制约,一旦有人举起抗争大旗,政府就必须退让。于是连台南市的铁路东移,明明赖清德已辛苦协调沟通,让多数人同意,力抗少数民粹,蔡政府仍畏于带头抗争者的光环,盲目跟着少数人的旋律起舞;以致高雄少数人抗议市场拆迁的火苗,也延烧到中央,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

国民党「四大皆空」不足畏

为何把中共列为蔡政府的第三号敌人?并非低估其实力,而是以蔡的绿营出身,再怎么求同存异,也难以公开承认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核心的九二共识,基本上只能环绕周边搞搞文字魔术。所以中共施压是必然的,但力道很可能会在逐渐体谅小英的苦心之后减缓,找到恐怖平衡点。但小英的中国政策盲点不在政治面,反而在经济面,也就是迎合独派民粹,针对中资来台参股购并,一律挂起免战牌。平心而论,中国崛起后经济实力大增,过高的外汇存底与产业转型的需求,向外购并是必然的过程。其购并或参股台湾企业,固然基于自利动机;但台湾近年投资不足,且产业缺少出海囗,若能借由两岸企业的策略联盟合作,除了可以得到资金挹注,更可开拓具有世界第一潜能的中国市场,两岸经济互利互补,对台湾不啻是一种良好的发展策略。如果屈从于逢中必反的民粹,把中资妖魔化,舍弃西进的路边玫瑰,却追求南向的天边彩虹,台湾的经济是找不到出路的!

最后,国民党的反对是不着边际,软弱无力,不但找不到议题的着力点,更缺乏魅力型的领袖人物。政策上打不到蔡英文的要害,国会抗争只是跑跑龙套,党内上层更是内斗不已,以往选战的重要军火—党产,竟也被蔡政府扣留缴械。政策空、战力空、领导空、资产空,「四大皆空」的国民党,已经沦为民进党最不需要重视的敌人。

其实,危机就是转机,蔡政府若能逆向思考,悟出「最大的敌人就在身边」,在以后政策的修改或坚持中,敌友之间的合纵连横,皆能务实布局,以专业取代民粹,展现魄力与担当,小英的支持度未必没有强力反弹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