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消失的蔡英文 可预见的领导危机

文/刘㛤莹 图/多维TW提供

台湾将于2018年11月24日举行九合一选举,剩下不到一年的准备时间,有意参选者早已起跑,挂上看板打知名度,放眼目前民进党市长和议员参选人,在选举文宣上几乎看不到与蔡英文的合照。文宣若完全不放蔡英文,潜台词就是:「蔡英文对选举没有加分的效果、甚至是票房毒药。」前总统马英九一直到第二任才有此「待遇」,蔡英文却在第一任还未过半就上演这状况,显示其领导危机已经产生。

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在2017年底公布的年终民调显示,蔡英文在2017全年平均声望为35.33%,有三成六赞同蔡英文的领导方式,另高达四成七不赞同。与同年11月相比,赞同蔡英文领导方式的民众下滑了2.7个百分点,不赞同的人上升6.8个百分点。而在9月更换阁揆后,蔡英文声望一度暴增了16.6个百分点,之后又开始下滑,连续3个月共下滑10.5个百分点,不赞同蔡英文领导方式的人窜升了1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任期还没过半,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从当选时的过半支持度56.12%,暴跌至目前高达七成的民众不支持她。

政策理想高 执行成果差

蔡英文在上任之后启动多项改革,包括《婚姻平权法案》、《劳动基准修正案》、《公务人员年金改革案》、《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等多项重大法案,都是过去国民党时期不敢处理的重大争议,但问题在于这些改革都没到位。以《婚姻平权法案》为例,这是蔡英文在选举时的重要政见,吸引很多同志支持者结果在两方支持者激烈对立的情况之下,最后仅以「婚姻平权方向确立」来回应。在选前开了支票,当选之后政见却无法兑现,对于支持者来说就是欺骗。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公务人员年金改革案》,虽然通过法案,但仅让新台币18 兆元的潜藏负债减少了2.48兆元,而其他攸关年金改革的军人年金、劳工退休金案等都被冷藏

劳基法修正案》则是另一项大争议,第一次修法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相隔不到一年,新阁揆赖清德上台后竟又要再修一次,且这次修法,让竞选举当时宣称「劳工永远是民进党心里最软的一块」的蔡英文,反而让劳工得到更长的工时和更少的假日。一个得到过半民意支持而当选、在国会也全面执政的总统,一旦被批评就不敢放手继续,改革总是做一半,标榜公平正义,似乎总是找不到处理争议问题的正确位置,进退两难。

不沾锅任权力外流 引党内反弹

在这波改革中,最辛苦的是民进党立委,为了通过法案,有时必须要早上5时到议场外排队签到,好跟在野党抢占主席台,不然就是熬夜审法案或睡在议场,长期下来身心都吃不消。部分立委私下抱怨,立法院长苏嘉全处理议事缺乏效率,有些立委则抱怨党鞭柯建铭处理议事过于强势,但这两人都是蔡英文在立法院的分身。因为蔡英文不喜欢处理政治问题,总是把这类工作交由特定人选来处理,引发党内同志抱怨与争议。

立委更不满的是,被蔡英文当成通过党版法案的橡皮图章,毕竟耗费长时间审议法案,不仅没有效率,反而把所有立委都绑在立法院,无法回选区做选民服务与组织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大家都人心惶惶。尤其执政成绩不好,民调直直落,对于选举结果难抱乐观态度,目前党内已经在盘算「谁会是下届党主席」。

搞不定柯文哲和小绿

目前民调居高不下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已成为蔡英文下一届总统大选的假想敌。柯文哲以果断独行的从政方式屹立于政坛,行事作风与一般政治人物颇为不同,说话直白、行事风格坦荡、不怕外界批评、敢与舆论对立,成为蔡英文的明显对照组。蔡英文日前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还表示,柯文哲必须对「台湾价值」表态,「让民进党的支持者感觉柯文哲是可以一起作战的人」,结果柯文哲回应却是,「也很想知道蔡英文的台湾价值是什么」,明白表示不随蔡英文的脚步起舞。

柯文哲得罪民进党的地方在于,他在2017年7月参加上海双城论坛时发表「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等言论,即便民进党不开心,却也无损柯文哲居高不下的民调,蔡英文以为自己隔空提问是要帮柯文哲找回民进党支持者,殊不知柯文哲在蓝大于绿的台北市长选举里,并不想和民进党靠得太近,保持距离最好。

况且,若民进党不支持柯文哲再选台北市长,反而有机会去选总统的话,柯文哲恐怕会成为蔡英文连任路上的最大石头。

除柯文哲之外,蔡英文也抓不好与「小绿」时代力量之间的距离与关系。时力立委黄国昌、洪慈庸在选举时,蔡英文还特别去站台助选,而当选后,时力却成为民进党在立法院最大的敌人,甚至在立法院通过《劳基法修正案》后,一怒之下跑到总统府直接找上蔡英文,种种行径都令民进党非常不满。即便蔡英文说,会顾及支持者的感受,未来不会再帮时代力量站台,但伤害已经造成。

赖神分工不清 连任之路受威胁

台南市长赖清德出任行政院长,虽然拉抬了原本低迷的民调,却常常出现分工不清的情况,外界对于两人个性迥异,能合作多久一直有所怀疑。

尤其是在2017年9月赖清德上台之后,曾在立法院总质询时表示自己是「主张台湾独立政治工作者」,震惊台湾社会。虽然赖清德事后缓颊说是个人主张,但身为行政院长在公开场合随便谈论两岸问题实在不妥,尤其外交国防领域并非行政院长职权范围,而蔡英文上任后,对两岸关系都不假手他人,以冷处理来面对,赖清德的神来一句让蔡英文不开心。虽然总统府事后已回应,两岸关系政府的立场是致力于区域和平并维持两岸稳定,但赖揆说出去的话却已覆水难收。

日前蔡英文接受电视专访时,特别澄清两人的沟通跟共识都没问题,甚至比前院长林全要好,强调自己很满意赖清德,并帮赖清德驳斥参选新北市长的传闻,新闻操作得刻意近乎矫情,反而说明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芥蒂。赖清德的民调一直都比蔡英文高,在2017年的年终民调显示,当民众被问到支持谁当总统,赖清德以42.3%大胜蔡英文的24.4%,相差几乎一倍,难怪蔡会担心。

执政者本来就应该照顾多数民众的权益,在宪政体制下,还要赢得社会多数认同,并能够获得党内足够支持。蔡英文如果继续缺乏执政担当,总统之路绝对坎坷难行,党主席位置说不定也将被挑战。接下来的九合一大选,对蔡英文来说,就是一个摆在眼前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