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肾病变末期「靠洗肾活命」 非洲母「飞过半个地球」捐肾救子
今年40岁的杰先生(Mr.Jarjusey)来自西非甘比亚,3年前因血尿就医,检查发现是「双侧多囊肾合并蛋白尿」,已进展到慢性肾病变第五期,去年开始洗肾。远在家乡的母亲今年2月飞来台,在林口长庚医院捐肾给儿子,儿子也顺利恢复健康。
杰先生(8年前来台湾念书,毕业后留在台湾工作。3年前发现有血尿就医,检查后发现是「双侧多囊肾合并蛋白尿」,已进展到慢性肾病变第五期,在定期追踪下肾功能仍持续退化,因此于去年开始接受血液透析。
杰先生今年59岁的母亲知道儿子情况后,2月飞行了9,000英哩来台,申请「特殊或紧急专案入台签证」入境,在外交部及卫福部国际医疗管理工作小组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协助下,陆续克服签证申请、国际亲属关系证明等法律文件等问题,杰妈妈抵台后,在隔离及自主健康管理期满后,前往医院评估。
▲杰妈妈与长庚医护团队合影(左为杰先生的弟弟)。(图长庚医院提供,下同)
经过评估,在今年3月中旬,由基隆长庚泌尿科主任刘冠麟医师以腹腔镜手术摘取杰妈妈的左肾(有两条肾动脉),同时由肾脏移植科主任王叙涵医师进行肾脏血管显微重建移植手术后,将杰妈妈的肾脏移植给杰先生。
王叙涵说,手术后母子恢复顺利,杰妈妈术后第2天即恢复进食及活动,肾功能也正常,在第5天出院并在门诊定期追踪,而杰先生术后尿量每日皆有3000-6000毫升,完全不再需要接受血液透析,于术后第13天出院,定期在门诊追踪,每周抽血报告皆显示肾脏功能稳定进步,目前透析管路已经移除,下个月即能返回工作岗位。
肾脏科主治医师郭彦志也表示,依我国规定,肾脏移植需经过完整详尽的检查后由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但捐赠前的单独会谈对于仅会说甘比亚当地母语「曼丁卡语(Mandi'nka kango)」的杰妈妈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台湾多数翻译社也不提供此语言的服务,最后在外交部亚非司帮助下,找到正在台北医学大学就读护理的甘比亚留学生协助翻译。
▲杰先生与长庚医护团队合影。(图/长庚医院提供)
泌尿科主任刘冠麟也提到,肾脏移植不仅摘取器官,同时为了减短缺血时间,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小心保留肾脏及血管输尿管组织外,肾脏植入受赠者时也须非常仔细地重建动静脉及输尿管,尽快让肾脏恢复功能,术后病患必须规律服用抗排斥药物来预防排斥反应发生,在输液平衡、感染预防、药物浓度调整、血压血糖控制、营养调整各方面都必须精准。
林口长庚冯思中副院长表示,林口长庚近5年来,平均每年进行47例肾脏移植手术,占全国肾移植数量的1/8,且肾脏移植后病患存活率为:一年95.5%、三年93.8%、五年92.4%;肾脏存活率为:一年90.3%、三年85.7%、五年81.9%,移植成绩深受国内外肯定,目前除邻近日、韩、东南亚国家外,美洲、欧洲及非洲病患也都来到长庚医院接受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