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10大噪音源成隐性失聪杀手 劳动部教雇主这样做让听力不受损

研究指出,台湾国内噪音场所的就业劳工约有10万到14万人,且噪音特殊健康检查占总特殊健康检查件数的45%到53%。(示意图记者姜国辉摄,与本文当事人无关)

记者纪佳妘/台北报导

噪音向来是许多工厂员工听力杀手,而劳动部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金属制造业噪音现况调查与改善评估」研究可概分为10大项目,发现高噪音作业场所应用劳安所建立的现场音量测与评估改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5至15分贝音量,借此教导雇主降低工作噪音的干扰,保护劳工的听力不受损。

根据噪音特殊健康检查资料库进行历年特殊健康检查比例分析,国内噪音作业场所就业劳工约10万至14万人,而噪音特殊健康检查占总特殊健康检查件数约45至53%,且近几年全国职业伤病诊治网络职业疾病通报件数资料显示,职业性听力损失约占整体的60%。

劳安所于2012年的调查结果却显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普遍对于「噪音工程改善技术」的信心程度较差,满分10分的话,仅拿到3.97分。劳动部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职业卫生研究组长陈志勇表示,事业单位对于工程改善的技术、材料方法不熟悉,无法在改善成效与改善成本间进行判断与选择,故降低执行工程改善的意愿

▲劳动部。(图/记者纪佳妘摄)

陈志勇进一步指出,劳安所于近几年针对传统3K制造产业等作业环境,进行职场噪音现况调查,建立一套以工程改善为目的之现场噪音量测与评估模式,事业单位可依其需求,参考劳安所之研究成果挑选不同成本之改善方法。

以2017年研究成果为例,若是厂房内噪音源主要为机具加工噪音及喷枪喷气噪音,经由评估后,可有4种不同的改善方案,包括移除厂房上方的抽风机、使用低噪音喷头、将加工机具漏音处填实、针对机具设置防音措施、使用大量吸音材料等,挑选适合自己的改善方案。

陈志勇也说,近几年研究主要将噪音源分为10大类,如震动音、喷枪、马达摩擦噪音、冲击性噪音、爆炸燃烧、涡流噪音、放电噪音、高周波銲接音和扰流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