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经济脱钩说易行难

经济全球化本就存在逆流川普的入主白宫,对全球化更带来重大伤害。近期新冠肺炎蔓延,使不少国家倡议往经济独立自主、与他国(尤其是中国)脱钩的方向调整。经济脱钩是否可行?全球化是否会更倒退?是值得讨论的议题。

川普 反全球化的急先锋

川普以「美国优先」、「使美国再度伟大」,以及「维护国人工作权」等保护色彩浓厚的竞选口号,赢得众多中低阶层、民粹、反全球化选民的支持,成功于2017年入主白宫。主政后,对全球化展开了一系列的摧残。

他上任后,先后采取了关闭美墨边界、对来自各国的移民树立严格限制、重启与许多国家的双边贸易谈判、退出TPP,以及否认气候变迁,故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其后,川普在2018年7月发动美中贸易战,先是基于缩小美中贸易逆差保护国人工作机会之目的,而开启两国间进口关税战;后来扩展及科技战与国际霸权争夺战,限缩了两国间的科技交流、直接投资与并购等。

美中的进口关税贸易战,在2020年1月中旬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而暂告止歇。全球才正为此庆幸,不巧紧接着中国即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瞬间又掀起了另一波更严重的反全球化巨浪-经济脱钩。在此浪潮上引领吆喝者,又是川普。

疫情鼓动经济脱钩:

在美中的科技与霸权争夺战中,美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产品产业等方面,已采取了减少与中国往来的脱钩作法。新冠疫情爆发,对防疫、经济与国家安全所产生的重大冲击,更激发各国往经济脱钩的方向调整。

在全球化下,各产业在各国间形成原材料、技术及零组件互为供需、相互依存的绵密产业供应链关系。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为了抑制疫情扩散,祭出封城锁国措施,制造业生产立即陷入停顿,各国许多产业与产品的供应链也瞬间中断。待疫情蔓延至各国,出口国为求自保,多禁止防疫及相关医疗用品之原材料及成品出口,以致进口国求货无门,疫情惨重。

各国由上述二现象学到两项教训与启示:一是基于经济自主、人民生命及国家安全的考虑,一些重要产品及其原材料应该提高自给率,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另一是若仍需进口,应分散进口来源地,降低对单一国家,尤其是中国之进口依存度

美国在美中贸易战中,本就对美国厂商提供优惠措施,鼓励其自中国撤资、移回美国,以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新冠疫情爆发后,近期进一步提出拟对撤出大陆,回归美国或转至其他国家设厂的美国厂商提供财务协助,例如支付其迁厂费用之构想。日本在美国之前已采取了同样的奖励措施;预料欧洲一些先进国家随后也可能跟进。

经济脱钩须有配套,成本不赀:

全球先前之所以存在相互依存的绵密产业供应链,乃是所有厂商基于发挥比较利益、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以及强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等等考虑,走向分工专业化,而形成的自然结果

经济脱钩以政策手段强行进行供应链的调整,必定导致经济效率的折损,使得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以及竞争力下滑。故而政府对顺应其经济脱钩或是提高自给率之要求,撤回本国生产、转至他国设厂,或是于国内新投资的厂商,一定得提供相当的补贴、关税保护,或对进口予以设限,方足以弥补其在国际竞争之成本劣势,令其在竞争中存活。又这些补贴或保护可能有必要长期实施,其所隐含的政府财政负担与经济效率损失不赀。

战略储备是另一选项:

为了防范因疫情或是战争等突发事件,使国家陷入所需重要物资供给短缺或进口无着,致危及人民生命或国家安全的困境,提高这些物资的自给率是一作法,但其缺点已如上述。在各国普遍常见的另一作法,是对攸关国家安全的各项重要物资,进行战略储备。为了防疫或提高经济自主性,当然亦可比照办理:对相关重要物资,平日即适度储备。

此一作法虽然也得付出储藏成本与物资陈旧或腐坏等代价,但比起提高自给率,成本可撙节许多。据报载,芬兰即因将口罩及医疗用品列入战略储备,故在此波新冠疫情中并未陷入缺货之苦,即是一佳例

经济脱钩难成气候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实施封城、锁国以对抗疫情,致使生产活动近乎陷于停顿的国家不在少数,故而各国已恢复或维持生产的产业或厂商,正饱受产业供应链断链之困扰。益以新冠疫情源自中国,以致国际上弥漫着反中、仇中思维,因此经济脱钩,尤其是与中国脱钩的声浪喧嚣尘上。

未来随着疫情渐趋和缓,各国走向解封,生产活动恢复正常,供应链断链之问题自将获得纾解。即使肺炎疫情未来可能再起,各国之因应也必将比此次较为有序、有方,经济层面蒙受的冲击也必将较小。

故而,个人研判:经济脱钩或脱中之倡议,于疫情仍在肆虐的期间,在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或将有些实质的进展;但未来比较利益、成本与效率等经济面因素,仍将逐渐超越政治、国安等考虑,恢复成为主导产业供应链结构的主要力量。又各国选择以战略储备因应防疫,经济自主及国安需求的可能性,应该会高于大幅提高自给率的经济脱钩或脱中。因此,个人推断:经济脱钩或是脱中,极可能会是说易行难,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全球化的冲击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