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杂志/如何养一条更好的鱼

撰文小乔尔伯恩 Joel K. Bourne, Jr.摄影布莱恩史盖瑞 Brian Skerry

▲巨大的海扇贝是大自然的滤水器。在加拿大温哥华岛外海的一座实验养殖场,牠们靠鱼的排泄物长得又大又肥。这座养殖场也利用海参和海带来吸收饲养在附近的原生黑貂鱼所排出来的粪便

美国维吉尼亚蓝岭山脉的山麓上,一间又湿又暗的仓库里,比尔.马汀拿起一桶褐色粒状饲料,倒进一个长长的水泥槽内。肥硕的白色非洲鲫鱼(台湾称吴郭鱼)立即一拥而上。马汀微笑地看着鱼群疯狂抢食,他是全球最大室内养殖渔场之一「蓝岭水产公司」的董事长。

「这是圣彼得的鱼,当初耶稣就是用牠喂饱众人,」他说,嗓音牧师一样雄浑有力。但和耶稣不同的是,马汀不会免费放送他的鱼。他每天都把5000公斤的活非洲鲫销往华盛顿特区到多伦多等地的亚洲超市,还计划在西岸另设渔场。「我仿照养鸡业经营方式,」他说。「差别在于,我们的鱼活得很开心。」

「你怎么知道牠们很开心?」我问,注意到水槽里的非洲鲫密密麻麻,挤到几乎没有空隙,可以让圣彼得踩在牠们身上走过水面。「通常牠们不开心就会死翘翘,」马汀说。「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哪一缸全部死光过。」

在阿帕拉契山的一座工业园区养殖数百万只原生于尼罗河的鱼似乎有点奇怪。但这年头,工业规模的养殖渔场却有如雨后春笋。自1980年以来,水产养殖已经扩张了大约14倍。2012年,从银色鲑鱼到其貌不扬、只有中餐厨师才爱的海参,水产养殖的全球产量达到6600万公吨,首度明显超越了牛肉产量,且占了全球鱼贝类海鲜消费量的将近一半。人口成长、收入成长,以及海鲜有益心脏健康的形象,预计会让接下来20年内的水产需求增加35%以上。专家表示,由于全球野生渔获已达到瓶颈,这些多出来的水产几乎全部得靠养殖业。「我们绝不可能从野生鱼类身上取得所有需要的蛋白质,」史丹佛大学的食物政策专家罗莎曼.奈勒说。「但人们非常担心我们会在海里制造出另一个圈养产业,因此他们希望从一开始就做得正确。」

我们确实该担心。

这场新的「蓝色革命」为超市冷冻柜带来了便宜的、真空包装的虾、鲑鱼和非洲鲫鱼,也带来了许多陆上农业常见的问题:栖地破坏、水污染,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疑惧。1980年代,有大片大片的热带红树林铲平、改造成养殖场,如今全球市场上的虾子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都来自这些养殖场。全球90%的养殖渔场都位于亚洲,而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氮、磷和死鱼混在一起形成的恶臭之物)在这里已是普遍的危害。为了让鱼在鱼口稠密的围栏存活,有些亚洲养殖业者会使用欧美和日本都已禁用的抗生素杀虫剂。今日美国有90%的海鲜仰赖进口,其中只有大约2%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检查。2006和2007年,FDA在来自亚洲的养殖海产中发现了好几种禁药,其中包括已知或可能的致癌物

▲收获之前,一名潜水员先捞起一只5公斤重的海鲡当作抽样。阔蓝养殖场在外海有十几个鱼栏,可容纳数十万只鱼,但鱼口密度却比近岸处的鲑鱼鱼栏低、水也比较流通,制造的污染非常少。海鲡的健康鱼油含量和鲑鱼一样高。

【本文完整内容请见《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14年6月号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