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杂志/喂饱全世界

撰文强纳森佛利 Jonathan Foley /摄影乔治史坦梅兹 George Steinmetz 吉姆‧李察逊 Jim Richardson】

农业全球暖化最重要的肇因之一,它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汽车、卡车火车和飞机全部加起来还多,其中大部分是牛只和稻田释出的甲烷、施肥后的农地释出的一氧化氮,以及为了种植作物或饲养家畜而伐除雨林所释出的二氧化碳。农业也是我们珍贵供水系统中最饥渴消耗者和主要污染源之一,因为肥料粪肥的迳流会破坏全球各地脆弱的湖泊河川海岸生态系统。农业更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由于我们清除草原和森林以开辟农田,造成重要栖地流失,让农业成为导致野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堪萨斯州斯科特市附近的佛格摩尔农场上,每台联收获机每小时可收割广达10公顷的小麦,也能即时记录作物产量数据。如今美国人吃的食物大多产自这类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农地上种着一排又一排的单一作物,农人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劳力获得更大的产量。

农业造成的环境挑战极为巨大,而且随着人类努力满足不断上升的全球粮食需求,这些挑战只会愈来愈急迫。到了本世纪中,地球很可能又会多出20亿需要喂饱的人口,也就是说,全球总人口将突破90亿。不过人口成长并不是我们需要更多食物的唯一理由。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富裕,特别是中国与印度,对肉类蛋类奶制品的需求也跟着提高,进而增加了生产更多玉米黄豆的压力,好喂养更多的牛、猪和鸡。如果这些趋势持续发展,在人口成长与更丰盛的饮食习惯双重夹击下,到2050年,我们将必须生产大约现在两倍的作物才足够。

很遗憾地,如何解决全球食物问题的论辩呈现两极化的对立,传统农业及全球贸易对上了在地粮食系统和有机农场。两方论辩激烈,却非但没有建立共识,反而愈形分裂。传统农业的拥护者谈论如何求。他们是对的。另一方面,在地和有机农场的支持者则提出,各地小农透过不靠人工肥料和农药的技术来提升地力,也能够大幅增加产量,同时让自己摆脱穷困。他们也是对的。

然而这不必是非彼即此的选择。这两种方式都各给了我们亟需的解决方案,但单靠其一也都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最明智的做法是探索所有的好主意,无论它是来自有机和在地农场,或是高科技的传统农场,再将两方最好的意见结合起来。

我有幸带领一群科学家一起探讨这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球可用的食物增加一倍,同时减轻农业对环境的伤害?我们在分析了大量农业与环境的相关资料后,提出了可能可以解决全球粮食困境的五个步骤

▲在美国加州格林非附近的巴塞提家族农场上,工人收成芹菜准备送往美国和亚洲的零售通路。被称为【美国沙拉碗】的沙利纳斯谷仰赖地下水灌溉,但目前的旱象若持续下去将威胁到灌溉用水

【本文完整内容请见《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14年5月号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