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大鱼小传

伊氏石斑鱼群居性强、喜欢互相碰触,牠们很少单独出现,而且社交行为似乎不受性别影响。科学家最近发现,某些伊氏石斑鱼是「雌性先熟雌雄同体」,意思是牠们出生时是雌性,但后来就变成雄性。科学家还不清楚牠们为何会如此演化。

撰文:珍妮佛.S.霍兰 Jennifer S. Holland摄影大卫.都必烈、珍妮佛.海斯 David Doubilet and Jennifer Hayes

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部外海,海面下30公尺处,一记轰隆巨响海中回荡。接着又是一响,彷如远方烟火爆炸。这声音来自一艘沉船残骸。沉船裂开的船腹中,挤了十几只体型硕大而且音量惊人的鱼。是大西洋伊氏石斑鱼。牠们会聚集在船只残骸和珊瑚礁附近觅食与社交。这种鱼重可达360公斤、长近3公尺,特征是下腭突出、鱼鳍宛如巨大的棕榈叶,身上满是土色绿色斑点。有生物入侵牠们的地盘时,牠们就会收缩鱼鳔(牠们体内辅助调节沉浮的气囊),用巨响宣告自己的存在。轰、轰、轰!

大西洋伊氏石斑鱼原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数以万计地生活在美国南方、加勒比海巴西水域。但由于多年来遭人类用鱼叉鱼钩大量捕捞,使得伊氏石斑鱼的数量下滑,究竟下滑到多低不得而知,但可能还不到1000尾。如今佛罗里达一带的鱼群数量已在回升,渔民生物学家地方官员又吵了起来,争论这种大鱼是否已经恢复到足够的数量,可以不再需要受到法令保护。

一群小鱼围绕着一条准备与附近的雄鱼一起产卵的伊氏石斑鱼雌鱼。一切就绪之后,牠会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释出数以千计的卵,雄鱼则紧接着释出一片云雾状的精子。这时候,群集的小鱼会尽可能大啖鱼卵,直到海流将鱼卵冲散。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克里斯.科尼格已经捕了好几十年的伊氏石斑鱼,但却不是为了把牠们变成鱼排战利品。他捕捉伊氏石斑鱼、奋力将牠们拖上小船是为了替牠们进行测量,取下一个软骨鳍条进行DNA和年龄检测,采集胃部内容物以研究牠们的饮食,并检查生殖器官,看看是否有产卵的迹象。被科学家放回海中之前,每条鱼皮下都被植入一块标签。透过追踪这些捉放过的鱼,科尼格累积了有关牠们何时在何地出没的资料,以及每一条鱼的健康状况。他的妻子兼同事菲莉西亚.科曼协助他处理这些庞大的资料,两人希望能弄清楚Epinephelus itajara这个鱼种现况。伊氏石斑鱼本身的习性也促成了族群数量的减少。「这些鱼通常动也不动地黏在礁石上,」因为那里有充足的食物与掩护,科尼格说。

牠们因此成为容易下手的目标。「我们以前成天都在射伊氏石斑鱼,」86岁的法兰克.汉默特说,他二十几岁时,鱼枪几乎从不离手。

「在棕榈滩,你可以看到牠们栖息在30公尺深的海底。礁石上全是。光是一个地点就可能有上百只,有时甚至形成一面墙,那种景象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会射一两条鱼,1公斤卖16美分。我这样抓鱼至少抓了有15年。」

【本文完整内容请见《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2014年8月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