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弋丰/大哥是对的!大赛局下的习老二哲学

▲面对美国川普这位狂人,习近平过去就算失了里子面子也坚持不退让的态度,似乎有了极大转变。(图/路透社)

文/蓝弋丰

继「川习会」期间,美国总统川普下令以战斧巡弋飞弹攻击叙利亚政府军军事目标,习近平在会议中途「被告知」之后,4月13日,驻阿富汗美军以正式名称「巨型空爆弹」的「炸弹之母」,攻击阿富汗境内的伊斯兰国据点。过去「炸弹之母」研发试爆过后一直备而不用,如今川普拿出来大秀肌肉,意在恫吓北韩。尤其川普更在「炸弹之母」轰炸过后再次强调:不论中国是否参与,都要解决北韩问题。

就在这个时刻,先前在南海与美国剑拔弩张的中国,却异常的顺从。中国在4月13日的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化武袭击平民谴责案」中投下弃权票,偏向美国,引起国际注意;而在北韩问题上,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社论竟帮着美国警告北韩,指责北韩「硬闯如今走到临界点」,更称北京不会坐视,还说要让北韩的问题了结,符合中国社会的集体愿望。

当然,阿萨德政权远在天边,又是俄罗斯的小弟,并非中国自己的手下;然北韩成天惹事生非,中国忍耐已久。这两个决策看似顺应美国,其实未必不符合中国利益,但过去中国就算失了里子,面子也坚持不退让,如今的态度可说是有极大转变,怪不得引起国际侧目。中美的互相叫嚣后又彼此配合,可说是西方赛局思维,对上中国老二哲学的一场全新棋局

在西方的历史上,强权间彼此竞合的公式可说是相当务实又单纯,那就是最强的强权与次强的强权彼此成为假想敌,各自拉拢、扶持较弱小的盟友大大包围对方、扯对方后腿。这样的态势,与我们年代最接近也最熟悉的,就是冷战时代的美苏对抗。但在历史与战略学界更津津乐道的,则是冷战之前,长达近百年之久的英俄大赛局。

其实,这样的赛局,并非自大赛局才开始,而是深植于欧洲历史之中。每次赛局的转变,都可看出对手的选择完全以客观实力形势决定,不问过去友好、敌对与否,思想价值异同也通通可抛诸一边。

16世纪初,欧洲的大局势,是由领地遍及欧洲各地、坐镇奥地利维也纳的哈布斯堡王朝,对抗一路吞并巴尔干半岛、攻入匈牙利的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双方相互合纵连横,鄂图曼拉拢法国在哈布斯堡后方扯后腿,而哈布斯堡也拉拢鄂图曼后方的波斯(今伊朗)找麻烦,这样的对峙,持续长达约80年之久。

到了17世纪,因为火器科技的进步,以及鄂图曼土耳其诸多内部因素,鄂图曼土耳其不再是欧陆世界的强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转捩点,就是1606年双方签下《吉托瓦—托洛克和约》。奥地利哈布斯堡一次缴纳20万金币之后便不再年年纳贡,而这象征鄂图曼土耳其已经式微,虽此后还有最后一次攻至维也纳城下,但已是强弩之末。

没了土耳其的威胁,欧洲国家开始自己「网内互打」。1618年起,马上展开30年战争,也是历史课本里所谓的「宗教战争」,主要是天主教与新教间水火不容所引起的死斗。但奇妙的是,两个阵营的领导势力,哈布斯堡信奉天主教,法国也信奉天主教,却彼此打得不亦乐乎,这真的是场宗教战争吗?

尔后,鄂图曼土耳其逐渐退出欧陆舞台,继之而起的第二强权,正是原本的「扯后腿伙伴」法国。第一强权与第二强权就是天然敌人,才不管对方也一样信奉天主教,于是开启了哈布斯堡与法国之间的大赛局。而这场赛局也持续了超过百年,直到1756年,突然发生了「外交革命」。

▲「外交革命」,是18世纪欧洲各大国间外交结盟政策大调整的历史事件,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哈布斯堡与法国世纪缠斗的结果,造成渔翁得利,普鲁士英国默默兴起。为了对抗英国与普鲁士的新兴势力,哈布斯堡与法国毫不顾忌过去的世纪敌对,立即转头彼此结为同盟,于是奥、法、俄3国签订《凡尔赛条约》攻守同盟,普鲁士则与英国於伦敦缔结《白厅条约》攻守同盟,两阵营随即陷入7年战争,战火延烧到全世界。

普鲁士在7年战争中单挑欧陆诸国的结果是国土大片成为废墟,此后,普鲁士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东山再起。欧陆两强成为英、法对决,双方的全球博弈也激发了美国独立,然而,连续支应7年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财政负担,终于压垮法国,引爆「法国大革命」,并点燃稍后的「拿破仑战争」,烧遍欧洲的战火,也让欧洲秩序重新洗牌。

「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新秩序,英国成为世界首强,而次强则是原本一同对抗拿破仑的盟友俄国。英国开始在全球对俄国进行大围堵,而俄国则想突破英国的大包围网,双方开始了持续百年的大赛局。这场全球大棋局从「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一路对峙到伊朗、阿富汗、西藏、中亚以及远东,也涉入满清末年的许多变化。

像是在第二次「英法联军」当中,英法联军才刚打破北京、火烧圆明园,紧接着却是全力帮助满清,平定当时以太平天国为首、遍及全国的各地民变。这个「发夹弯」让人看了「雾煞煞」,但只要了解英国最终战略是防堵俄国,就能明白为何如此:当满清惹毛英法,两国联手小小修理一番,然英国却发现俄国趁人之危,不费一兵一卒即威胁满清签下《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造成大包围俄国的大退步,英法当然回头联手支持满清,以免包围网进一步破洞。

英俄大赛局的终点是「日俄战争」。英国扶持的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把俄国打为二流国家,此时英国马上改变目标,转为对付当时的新兴欧陆强权德国。为了大包围德国,英国毫不在意百年来与俄国的恩怨,很快签订英俄同盟。至此,英国对德国的大包围,一路走向两次世界大战

这样的大赛局竞争,也延续到美苏冷战,双方各自拉拢阵营彼此对峙。当苏联最终不支垮台,美国也循英国前例,马上把目标转向老二国家,也就是中国。而苏联瓦解后的俄国,则成了大包围中国的天然盟友。这项大包围中国的基本国策,被宾拉登恐攻暂时打断,直到宾拉登伏法,又立即回到正轨,高举「亚太再平衡」。

而中国的对应方式,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有身陷大包围赛局的国家,试图硬碰硬突破包围网:像是在钓鱼台挑战日本、在琉球鼓动独立运动、在南海填海造岛、开辽宁舰绕行台湾,并试图往缅甸、中亚突破。

但这是否正中美国下怀?英俄大赛局的最后,英国并没有直接打败俄国,而是因为俄国想在中国东北突破,一头撞上英国扶持的日本,而遭击败沦为二流国家;美苏冷战的最后,美国也没有直接与苏联开战,而是苏联想自阿富汗向南突破,美国借机扶持反抗军,让阿富汗成为泥淖,拖垮了苏联。

▲中国海警船日前又驶入「钓鱼台12海浬」巡航挑衅日方,而日方亦派出海上保安厅阻挠较劲。(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中国若也抱持传统遭大包围国家的反包围思维,以西方的硬碰硬方式,最终恐怕只有重复过去帝俄、苏联的下场。但如果中国不要跳进这个赛局中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演化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选择逻辑,那就是与其不自量力争霸灭亡,不如「投降输一半」,以后还可趁机再起。勾践千方百计讨吴王欢心,连大便都尝,争取生聚教训的时间;刘邦进汉中,先把栈道给烧了,之后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则在遭受怀疑时先装疯卖傻,争取时间强化实力,再趁人不备起兵。

习近平的最新反应,显现出进入信仰以力服人的川普时代,中国调整了应对方式,从四处寻求突破、测试底线,改为温顺的老二哲学。也因此身为最容易遭猜忌的老二,永远得大喊:「大哥是对的!」把不听话的北韩小老弟弃之不顾也在所不惜。即使如此,美国仍会将中国视为主要假想敌,但假想敌不是真正交战敌人,只要中国别试图打破牢笼,美国也不希望挑起真正的战火。习近平的中国,将在韬光养晦下,寻求机会。

过去人类已经重复两次不幸的循环:经过百年赛局后,当赛局洗牌,随即导致连续两场毁灭性大战争,第一次是哈布斯堡与法国之间的百年大赛局,在「外交革命」后,接连打了「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第二次是英俄百年赛局结束后,接连打了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许多人曾担心,美苏冷战结束后会不会引发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大战?当习近平改以阴柔的老二哲学对应川普以刚克刚的全球霸权,赛局便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不仅将改变北韩的命运,或许,也将改写人类的历史宿命。

好文推荐

蓝弋丰/年轻人该学习黄花岗精神?先复习历史吧!

蓝弋丰/罗根不只在电影里,也在台湾

蓝弋丰/放生=买赎罪?

蓝弋丰/认清吧!勤,只会更拙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蓝弋丰,台大医学系毕业,现任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