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复杂,没什么能比得过中国人的早餐

中国人的早餐可以丰富到什么样呢?你可以说有面、粥、包子馄饨饺子、饼……细分下来,面的种类都有十几种,更何况带各种夹心的包子,总的来说,这个问题,没人能答得出来。

有人说,中国的早餐,就算每天早上吃一样早餐,也要个一年半载左右。早餐,它用别样的仪式感,消除了我们昨日的疲乏,还我们一股出世的清新。它是一天生活美学的开始,更是人间暖心的第一味。我们常见到的,应该就是油条了。

即便关于油条不健康的言论三五不时地出现,却丝毫没有动摇油条在早餐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油条的做法看似简单,它的起泡剂,是由明矾小苏打组成。混合了起泡剂的面团看似寻常,待得遇水、遇油后,产生急速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催使面块逐渐蓬松、绵软。

油条作为一种极具国民度的食物,在中国人的餐桌,还可以演化各种版本。于饕客而言,油条是一块“万能砖”,可单吃、可入菜,甚至裹馅、入馅。你永远想不到,油条会以什么形象,出现在餐桌之上。但汪曾祺独创的油条是用炸好的油条切成段往里面灌上肉馅儿,然后再下油锅复炸,他这种油条有点青椒酿肉的意思。汪曾祺这种油条是相当土豪的,一般人吃不到,也赋予了油条趣味灵魂

早餐也是柔软的。有一年,陈晓卿带着儿子回老家老同学早已给他们安排好酒店,还吩咐说早上有自助餐。但是,两父子一张都没用。因为真正的早餐不在那。

天刚蒙蒙亮,他就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儿子。两人走了十五分钟的路,穿过路旁拥挤的小摊,穿过蒸腾的水汽,穿过炸出来的的芝麻香,还有挂着晨露的水萝卜笋瓜荠菜茶豆……只为到一家“sa汤”店,吃那一口早餐。

那是他的家乡特有的一种早餐。

把鸡骨架小火慢煨后,再撒鸡丝姜米薏仁花生等,熬到热气腾腾。再在碗里打一个鸡蛋,用筷子打碎。出锅前洒上胡椒粉,将滚烫浓汤舀进碗里。

轰隆隆一碗,蛋花炸开,像烟花。一碗下肚,“出一头汗”,热气腾腾,酣畅淋漓!

每次儿子和他一起吃得一脸满足时,“这种温暖的成就感”总让他想起二十年前,他父亲每一次带他来这里时的场景

那便是陈晓卿心目中最好的早餐。

台湾作家焦桐也是一个爱吃早餐的人。

他能一大清早跑去离家十三公里外的南机场社区鱼肠鱼汤

店家六点半开市,需要在7点30分前抵达才有福气吃到最好吃的鱼肠。7点50分时,食客们就已就座,拿着筷子,等着老板煮鱼肠。一场猛火下来,一字排开盘碟,纷纷送上。

吃时,蘸点芥末酱油,“肝的粉嫩,肠的软腴,肫的爽脆……同时在嘴里交响,细腻绵腴,忽然有一种微醺的快感。”而且鱼汤正鲜甜,混着罗勒叶、姜丝清香,舒爽无比。

他喜欢坐在街头,听野性的吆喝。还有人们争相吃这碗难得的早餐时,那种吃大锅饭的氛围。无论大家穿的什么衣服,做的什么工作,都是爱极了这碗鱼的美味,都吃饱了就各自去干活,面对每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这种生命力激情,让早餐成为他“一天中最初的期待”。一想到第二天早上要去吃鱼汤,“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

当你真的在奔波通勤的路上吃着两三块一个的包子时,想起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早餐,才会更想念。所以有条件的话,早餐一定要按时吃,健不健康倒是次要,关键这是你一天当中最便宜的一顿饭。一定要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