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都是香料和油脂?营养师教您从包装上看出端倪!

市售的明治巧克力(左)与德芙巧克力(右)其内容添加之香料皆为最少,因此标示于最后。(图/记者李佳蓉摄,下同)记者李佳蓉/综合报导

继前一波非米制米粉须改为「炊粉」或「调合米粉」;卫福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拟跟进国际订定巧克力标示管理规范,未来市售巧克力成分中的可可固形物若未达35%,将改名为「糖果饼干」。立委林淑芬在脸书提到,多数巧克力都只有巧克力香料混合其他油脂制成,让孩子吃下高反式脂肪食品。营养师表示,从食品原料标示上可知一二!

食药署食品组副组长薛复琴表示,目前初步讨论先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之定义为根据,「须含可可脂18%以上或是非可可脂固形物14%以上,以及总可可固形物重量达35%以上」,才能称为巧克力。将于近期召开专家会议研议有关巧克力之标示管理 。

经营营养共笔部落格的营养师表示,过去巧克力内容物单纯,即为可可粉、糖及可可脂,随后才发展牛奶及其他风味的巧克力。如今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巧克力加入油脂已是平常事,可能为植物油氢化植物油及棕榈油等。巧克力风味可能来自于可可粉或巧克力香料,可从食品标示上判断,其使用香料目的主要为补足巧克力风味及产品设计考量。通常会强调可可豆品种的巧克力,不会添加香料,原因在于不同品种的可可豆有其独特风味,难以用香料模仿,但相对的价格也较高。

营养师指出,不论是巧克力香料或是其他油脂成分,皆能从市售产品的食品标示上略之一二,按照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规定,食品成分的标示得由大至小排列,也就是说成分里头,某种东西排列顺序越前面,代表该成分的含量越多。至于反式脂肪含量的多寡,有2种判断方法可以参考:1.营养标示:反式脂肪的含量为必须标示项目,但注意目前规范为反式脂肪小于 0.3 公克可标示为0 。2.成分:若成分内含有氢化植物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那么该食物即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健达缤纷乐巧克力的脂肪标示。

工作繁忙,身体嘛爱顾!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即时掌握最新医药保健资讯→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