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流感疫苗短缺58.6万剂 监察院要求卫福部检讨

▲去年疫苗短缺,监察院要求卫福部检讨。(示意图/CFP)

记者杨亚璇台北报导

针对去年台湾接连发生疫苗短缺现象,监察院7日通过监察委员尹祚芊杨美铃调查报告,未来国际疫苗市场供应不稳定之情势,恐将成为常态现象,应研拟有效之因应对策,要求卫福部督促疾管署持续检讨改善。

监委指出,我国现行所使用的疫苗,除少数如卡介苗、破伤风类毒素等由国内疫苗厂自制外,其余皆必须仰赖进口,因此一旦发生全球疫苗供需失衡的状况,就很容易导致国内疫苗缺货困境

监委表示,虽然近年遇到国际缺货困境,透过疾管署先前即有规划妥当若遇疫苗短缺时之六项因应措施,我国常规疫苗接种作业尚能持续推行,但这些因应措施常需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进行疫苗调度管控,而疫苗产品的转换使用亦增加基层医事人员实务操作的困难度,特别是在应用接种时程调整改变措施时,常造成民众及基层医疗院所困扰,同时影响接种率,甚可能造成国内防疫缺口,未来如何确保疫苗的长久稳定供应及一致性,是亟需重视的议题

调查后发现,从疾管署提供2018年流感疫苗品质异常事件,有短缺58.6万剂供不应求现象发生,然而揆诸国际间多以保险给付概念,支付「透过与疫苗厂商签订疫苗预购协议权利金取得优先供货权利、或历经此次流感疫苗品质异常事件所换取之宝贵经验,将于采购契约中增订疫苗停用或回收情形补偿或赔偿,以及替、换货相关条款,均已超脱疾管署先前所谓六项紧急应变措施范畴,显见其仍有缺漏,亟待匡补

尹祚芊、杨美铃二位委员并指出,紧急应变措施之第三项「疾管署亦视短缺之紧急状况,适时寻求外交管道支援,透过驻外人员向疫苗原厂提出我国之防疫急需,或向友邦及友好国家寻求紧急可行支援,或是再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请求协助,然而2014年迄今,从未采行此项措施,究系派不上用场,抑或更凸显我国医疗卫生外交之险峻与困顿?深值该署与国人醒思。

尹祚芊、杨美铃另表示,国民健康署为预防子宫颈癌推动国一女生人类乳突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政策,所面临之困境为由于该署过去并无相关公费疫苗之采购、储备、施打、登录资料、不良反应之监控等管理经验,因此接种服务计划之相关配套,需耗时讨论与建置,为统一防疫事权,实有重新检讨与调整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