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行销做太好 却造成物种大灭绝!

▲ 名古屋美食うな豊鳗鱼饭。(图/记者文萱摄,下同)

文/特约撰述 福泽

夏天食欲不振,老饕们总会打听今年的「土用丑日」是什么时候日本习惯选在土用丑日,吃鳗鱼饭补充精力,可是每年土用丑日只有一天吗?其实不是,一年至少有7~8次的土用丑日。那为什么要选在夏天的土用丑日吃鳗鱼饭呢?说穿了这是日本商人最早的的社群行销手法

遣唐使学会运用阴阳五行生活

日本派了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传承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把一年四季分成24节气,其中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以及冬属水,而在四季交替之间,就称为「土用」。日本人自古认为,当季节运行到土用之际,人的身体很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就必须借由当季的食品,补中益气。所以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运行,就会有四次的「土用」期。那为什么要选在土用之丑日,吃鳗鱼呢?

江户时代社群行销第一人 平贺源内

这就得要提到江户时代的一名学者平贺源内,有一天一群江户商人刚好跟平贺源内约了吃饭喝酒。筵席才开始没多久,一个鳗鱼商人满脸忧心忡忡。平贺源内看在眼里,特地走到他旁边问:「怎么啦?」这个鳗鱼商人说:「前一阵子从大阪买了一批鳗鱼,但是因为最近天气太热,根本卖不出去。」

平贺源内听到了,拿起毛笔写了一个日文的「う」字,交给了鳗鱼商人。这个商人摸不着头脑,问说:「这个字要做什么呢?」平贺笑着说:「你这个字像不像一只鳗鱼?」商人仔细端详,果然越看越像。平贺接着说:「你就把这个字挂在门口,过两天刚好是土用第一个丑日,你就说平贺老师说,今天要吃鳗鱼才能调养元气。」

日文的鳗鱼发音是「うなぎ」 ,平贺掌握了「うなぎ」的第一个字音「う」与丑日「うしの日」的第一个字音「う」相同,创造出日本近代第一个社群行销的成功案例。那一年江户城的鳗鱼饭因为平贺的创意行销卖到断货。从此,即便夏天的鳗鱼肉一点都不肥美,土用的丑日吃鳗鱼还是成了日本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社群行销太成功 造成了鳗鱼物种的生存危机

不过,当时引爆日本人夏天吃鳗鱼饭习惯的平贺,可能没有想过日本鳗鱼居然会因为卖得太好,而频临绝种的命运。因为日本鳗鱼成鱼后必须回到海洋产卵,当他们在菲律宾外海产卵孵化幼鱼后,这些幼鱼就随着洋流开始北上,但是到了台湾以及中国华南沿岸的时候,被当地渔民们大批捕捞,带回养殖池培养,然后外销到日本市场,这些没有办法完成回游的鳗鱼们就成了日本饕客们的美食。

消费者的需求年年增加,渔民捕捞幼鱼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后来,真正能够完成回游传宗接代的鳗鱼数量就会越来越少,鳗鱼的售价也年年增加。

鳗鱼太贵只好用牛肉补充养份

鳗鱼价格实在太贵,今年的土用丑日,就有日本人选择不再吃鳗鱼饭,改吃一样「う」开头的「牛肉」,就看到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牛排、牛肉饭趁机抢占商机。也许以后,说到土用丑日,大家想到的会是一块三分熟的肋眼牛排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