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西游记/为梦想搭桥 李绍嬅「听障咖啡屋」三次搬迁后的重生
李绍嬅来自高雄,3年前因为女儿的「家庭作业」,认识一群在北京的听障天使;经过近一年的陪伴、理解到产生感情后,李绍嬅创办了「彩虹天使咖啡屋」,让一个又一个糕点带着梦想一起出炉。对听障儿们来说,她不只是志工「李老师」,而是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实现梦想的 「李妈妈」。
▲李绍嬅和听障天使。(图/记者陈政录摄,下同)
「北京很大,但仍然有一些很纯净的角落,值得我们去共建」,回忆2016年春天,李绍嬅带着两个女儿跟听障儿们演戏,心想「就只是个作业而已」,没想到在校长的热情邀约下,她成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的长期志工,从一起排练音乐剧到登台表演的相处,李绍嬅开始觉得,应该带着他们继续在人生舞台上多走几步。
李绍嬅说,自己一开始喜欢陪的其实是「小小孩」,但这些从小就被父母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小天使们,还有机会回归正常教育体系,而对于18岁,甚至30岁以上才来听障学校,几乎聋哑的孩子们来说,看到他们只能在学校帮大家搬东西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们好像也应该要有这个资格,有更多可能。」
抱着这样的初衷,李绍嬅效法喜憨儿烘培屋的理念,2017年初用康复中心一处教室成立「彩虹天使咖啡屋」,用书信和手语沟通,让他们学习手工点心制作、点餐送餐服务。非烘培专业出身的她,除了特地回台湾拜师学艺、买书学做坚果塔、凤梨酥等,假日也带着孩子们上街推销,希望能让他们证明和相信自己手作的价值。
或许上天的考验永远不只一个,正当开始有企业、台商协会伸出援手、团体订购的时候,原本通州区的咖啡屋面临拆迁命运,跟着听障学校一路搬到顺义,又在30天之内被迫迁往房山。两个月内换个三个地方后,为了独立于听障学校,李绍嬅终于在去年10月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找到愿意提供场地的弗莱农庄重建咖啡屋。
「我记得当时台湾的家人朋友跟我说,已经不要管他们是不是大陆的小孩了,我们就是要继续帮他们做下去。」李绍嬅深吸了一口气,她坦言,过去亲友对自己的付出除了心疼,却也有一点点的反对,但当咖啡屋被拆掉的那一刻,自己和听障孩子们的坚持,让他们转为支持,还共同发起众筹计划,除了再找一个门市,也希望能租一个宿舍,让年纪较长的听障儿们脱离学校,真正自食其力。
目前,除了听障学校仍定期开培训课外,已经有三个小天使专职在咖啡店门市工作,跟志工老师一起住在外面,而李绍华每天花三到四个小时的来回车程,从家里到北京市郊的彩虹天使咖啡屋,一边教他们做烘培、接订单、开体验课程,还兼职扮演「李妈妈」的角色。
▲李绍嬅不只是志工老师,还同时担任自己两个女儿和这群大孩子的妈妈。
李绍嬅说,这些听障儿大多来自农村,有别于学校有阿姨照顾起居,自己打理生活其实是很大的挑战,不只用电、饮食,彼此相处模式都需要她和志工的一再叮咛,最困难的就是沟通上的认知落差,往往需要「理解理解再理解」,才能在他们犯错的时候选择原谅,继续走下去。
谈到咖啡屋的未来规划,李绍嬅坦言,很多时候,是她自己和这群听障孩子的梦想「一起推着彼此往前走」,除了培养一技之长,还要真的帮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有基本的员工待遇,这些残疾家庭的重担也就放下了。「能够说他们要的越来越多吗,其实不是,他们只是生活的越来越像我们,他们想要一个公平的对待。」
回想2011年跟着丈夫来到北京,财经背景出身的李绍嬅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为了投身公益,舍不得重返熟悉的激烈沙场,她认为,自己越走越觉得值得,因为咖啡屋不仅凝聚着来自两岸、各领域的爱心,更拥有一个北京其他人享受不到的,很纯净的角落。因此,李绍嬅也勉励每个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只要有爱,守住最单纯的互相信任与感动,就可以继续坚持,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