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西太博奕的关键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中美世纪全球大博奕有两个维度,一是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工业、科技、军事等;二是地缘战略,从全球范围到印太亚太西太,现阶段,聚焦在西太。

我曾以「河、海之争比喻中美两强在太平洋的博奕。美国用了几乎一整个20世纪的时间,把北至北极、南至南极东至美洲西岸、西至亚洲东岸整片太平洋打造成了美国的「内海」。但美国这个内海明显地覆盖并触及到了中国家门口,中国不忿,国力崛起后自然难以容忍,作为第一步,势必把美国努力逐出西太第一岛链之外。换言之,决心把家门口的4个(黄、东、台、南)海建构成一道「护城河」。是以,当前中美两强在西太及第一岛链的角力,折射的其实就是中、美两国的「(护城)河,(内)海」之争。

相较于美国在这4个海的控制优势,中国的处境一开始当然十分不利:在黄海,是堵(美、日、韩);东海,是锁(包括琉球在内的日本南方诸岛);在台海,是封(台湾);在南海,鞭长莫及,是虚 (九段虚线)。

对中国大陆执政当局而言,要把美国努力逐出,把4个海变成自己的护城河,必须作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强化海、空及火箭军的「反介入」及「区域拒阻能力」,近年来实力已有显著进展,在此不赘。二是改变地缘版图,其中又包含三大部分:琉球、台湾及南海诸岛。这里仅谈第三部分,因为跟近日的新闻焦点东沙」有关。

地图上,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其中绝大部分被中国主张的九段线画为中国势力范围,但就像九段「虚」线一样,并无太大实质意义,一直到习近平担任中国领导人之后,地图才为之改观:一、行政管理上,成立三沙市;二、全力推动吹填造岛,把7个南沙的礁造成了7个岛,其中,永暑、渚碧、美济3岛各有长约3000米的跑道,形成三角联防之势;三、无视南海仲裁案,实质有效控制了中沙群岛中的唯一岛屿黄岩岛。至此,中沙、南沙加上原本即为中国有效控制的西沙,就在整个南中国海的中腹又形成了一个大三角联防。

如果把这个大三角往东北方向延伸,就可以延伸到地处台湾海峡南端、巴士海峡西侧的东沙,东沙岛面积1.74平方公里,向东北距高雄400多公里,向西距香港300多公里,向北距汕头200多公里。东沙的地缘战略价值可有三层理解:一、扼守从台海及南海向巴士海峡出太平洋的通道;二、也是海运麻六甲北上经南海入台湾海峡的必经之途;三、在整个南中国海正好与西沙、南沙、中沙合围成一个四角菱形。对中国大陆而言,在实质有效控制了西沙、南沙、中沙之后,自然是整个南中国海地缘战略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了。

放大到中美世纪「河、海」大博弈的形式中看,东沙虽仅一子,但却是能牵动到南海、台海、巴士海峡、西太平洋关键一子,且又在政治上,是美、日等境外势力最难以着力之所在。今日成为新闻焦点,并不让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