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不只是租屋 「共同住宅」让你有家的归属感
▲一个人住偶尔也会感到与世隔绝的孤单,「共同住宅」逐渐兴起。(图/信义居家提供)
都市生活大不易,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几坪的套房就贵松松;狭小的空间就算是整理得干净整齐,一个人住偶尔也会感到与世隔绝的孤单。信义居家建议,不妨试试共同住宅,让你的「独居」生活也能充满互动、分享与归属感。
《地产詹哥老实说》S2EP17/房仲各种奇葩客诉! 教你3步骤当「投诉专家」买房不吃亏
在台湾近年兴起了「共居(Co-living)」概念而出现的租用空间「共同住宅」,这个概念源自于 1960 年代的丹麦,也陆续拓展到欧美,甚至是日、韩与台湾。
比起一般的出租房屋只是单纯的商业利益交换,共同住宅更在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让租屋不再只是单纯的租空间来居住、生活,而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透过租用的空间,让人找出共有的价值观与兴趣,制造出如家一般的归属感。
▲共享经济概念被延伸到租屋,共居提高同居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日常生活负担。(图/信义居家提供)
因此在房屋的空间规划上,「共同住宅」有更多公共空间提供给每个人作使用,并且会有一群团队做营运与活动经营,举办像是单车旅行、运动健身、特别料理烹饪或是技术交流等等主题的活动,让你的租屋处,不是一个用来吃饭睡觉、储物的仓库,反而像是家一样,和一同居住的人互动、建立情谊,更有意义并令人感到满足。
在共同住宅的概念底下,共享经济的价值更被强调出来。共享经济是指生活中一些被闲置的资源拿来再利用,一同居住,有大量的空间与物品一起共享,物尽其用,也是对地球环保尽下一份心力。
一群人愉快地在饭厅中交流、吃饭,吃完一些人洗着碗,接下来大家一起坐下来,听听某位喜爱音乐的朋友拿着吉他弹奏乐曲,每个人自然而然地聊天。这样的场域不再只是出现在电影画面之中,更可以成为生活里的日常场景,这就是共同住宅,让每个租用空间,成为一个具有归属感的家。在外租屋,也要好好生活,「共同住宅」在丹麦与里面叫「bofaelleskaber」,意思是指提高同居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日常生活负担。信义居家强调,就算在外租空间来居住,别忘了生活仍然是自己的,除了透过收纳或储物来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空间,还有情感的经营,和人之间的真诚互动等等。保有好的生活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地产詹哥老实说》S2EP17/房仲各种奇葩客诉! 教你3步骤当「投诉专家」买房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