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翁履中》美中对抗不对战,台湾终将上谈判桌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力浦戴维森(Philip S. Davidson)上将,日前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警告大陆原本在10年内统一台湾威胁,很可能会在未来6年内进行。(图/美军印太司令部)

即将卸任的美国印太司令部指挥官戴维森上将,日前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中国大陆很可能在6年内犯台,而准备接替戴维森的阿奎利诺上将也对国会议员表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实力,正在快速追上美国。来自美国军方呼唤,一方面反映出军方对拜登政府外交制约中国是否有效感到忧心,另一方面,也是向亚太地区的盟友传达美国需要盟国支援的讯号。不过,面对美中军事实力差距大幅缩小,以及双方经贸高度互赖的事实,台面上看似不惜一战的勇猛,其实透露的却是两强不能一战的真相。

自从阿拉斯加高层会谈不欢而散之后,美中双方各自大动作的争取盟友。美国降低身段,率先向欧盟国家示好,表达美国理解各国与中国的经贸连结,试图扭转过去川普政府时期,强势要求各国在美中之间选边站,施压盟友所造成的负面形象。在此同时,大陆外长王毅频频出访各国,不但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更在中东地区拉拢伊朗和其他石油输出国家,并且在东南亚争取支持,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诱因,和美国用民主为号召做出区隔。中美双方都各自找盟友撑腰,但是目的并非是为了准备最终决战,相反的,双方是为了避开军事冲突,所以要争取盟友来增加威吓对方的效果。

事实上,国际关系学界著名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斯华尔兹,早在80年代就曾针对拥有核武国家之间,是否会发生战争提出完整的论述。根据华尔兹的主张,如果国家间开战的成本不高,则动武的可能性就会上升,但是当确认对手拥有核子武器时,开战的成本就会因为核武的杀伤力太大,导致战争成本超过国家可以承受的范围,进而让拥核国家之间的战争几乎不可能发生。从二战后至今近80年间,拥有核子武器的国家从未动用核武攻击对手,证明核武吓阻理论至今仍然适用。

根据同样的逻辑,美中两国皆为核武国家,双方都很清楚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就很难让对手坚持只使用杀伤力有限的传统武器来进行攻防,因此美中即使在外交场合上剑拔弩张,双方的竞争也不会轻易的从谈判移往战场。不过,核子吓阻理论可能出现的最大变数,在于核武国家是否会丧失理智,不惜一切成本都要达成目标。

以台湾问题为例,中美双方对台湾的态度是否能保持一致的理智,就成了台湾安全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双方因为台湾问题来到即将爆发战争的临界点,相较于美国的理智,中国更可能必须为了捍卫国家利益感情用事。届时,面对不再考虑战争成本的中国,美国的国家利益,就不会是与台湾联手制衡中国,而是如何避免美国卷入台海纷争,导致美方人员伤亡

看到美中之间日渐激化的对立,亚太国家无不试图在两强之间找到平衡,台湾所坚持的亲美抗中路线,或许可以获得美方支持,却也让两岸的沟通陷入僵局。根据学理来推断,两岸或许不会有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最终决战,但却很可能会面对最终谈判。为了避免跟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不仅美国可能会迫使台湾坐上谈判桌,甚至连日本韩国或许都会为了维系区域的和平稳定,一起对台湾施压,要求接受和平的条件。

如果台湾选择亲近美国和日本,是因为期待在两岸终战发生时,他们会出手跟台湾并肩作战,在理解了各国其实也都在避战之后,台湾更该认真反思,选边站是不是真的对台湾最有利?

(作者为美国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