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疫情、电子支付与数位包容的纠缠(须文蔚)
从新冠肺炎在台湾爆发后,涉足传统市场与超市的群聚传染者不在少数,难以维持社交距离、挑选货物与找零钱等因素,电子支付的不发达,让民众陷入步步危机。
相较起来,瑞典大力推动「无现金社会」政策,政府、金融机构与零售业通力合作下,电子支付的法令完善,支付系统与APP普及到摊商与小贩,不收现金已经成为常态,瑞典中央银行在去(2020)年统计指出,现金交易只占了总交易金额的 1%,大幅降低了找零与计算的麻烦。在亚洲,南韩和中国大陆都是电子支付突飞猛进的国家,2016年南韩央行就成功推行「去硬币化」政策,让「硬币」逐步退出消费市场,2018年更进一步让现金交易的比重,就已剩下两成不到。南韩央行 2019年硬币的发行量面额,相较一年前约426亿韩圜,减少了将近14.3 %,连续4年呈现减少状况。
以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于去年10月1日发布《2020世界数位竞争力调查评比》(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0, DCR),我国在全球63个主要国家及经济体中排名第11名,较2019年上升2名。仔细观察其中细部的资料,在未来准备度(Future readiness)项下的数位包容指标中,台湾在「线上零售」的排名,从2019年的全球第20名降低1名,可见还有待加强。如比对美国Portulans Institute所发布的《2019年网路整备度调查》中,在政府治理项下的数位包容指标中,台湾在「使用数位支付的社会经济差距」上,全球排名第33,而论及「农村地区使用数位支付的差距」更落到全球第88。可见台湾无论在推广电子商务或普及城乡的电子支付应用上,都存在极大的落差,令人忧心。如进一步观察中央银行107年至110年每季新台币发行数额及准备状况,也不难发现在硬币部分,从107年第一季的1058亿,逐年成长,到110年第一季为1219亿,可见政府并没有通盘的政策,从金融法制、货币发行、电商辅导、资讯系统应用到民众的资讯素养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规划与投入,在疫情爆发后,就更显现出台湾在电子支付上还有待强化。
观察台湾在防疫期间,跨部会的动员不足,因此针对数位转型与数位包容的努力始终不在公共政策的讨论上。最近只见到LINE Pay、街口支付、拍钱包、台湾Pay、悠游付,五大支付业者喊出「全民拚防疫,结帐零接触!」透过民间力量,希望借由手续费调降、行销推广赞助、回馈点数加码、收款管理服务等多项优惠限时方案,吸引更多中小企业与店家加入支付服务的阵容,进一步让店家与民众减少使用现金交易,降低染疫风险。如何加快让小摊商与市场也能进入支付的体系?从而如何让偏乡与弱势消费者能进入电子支付的世界?恐怕需要从金融、经济与教育等各方面齐头并进,促成经营与消费行为的改变。
安侯建业数位创新服务营运长赖伟晏最近就提醒大众,随着台湾电子支付在疫情中的兴盛,更应当留心用户隐私与个资的保护,以及预防台湾民众金融常识不足下衍生的金融诈骗。事实上,更令人忧心的是,缺乏网路购物与电子支付等资讯素养者,无论是银发族、偏乡民众或弱势族群,在国内疫情升至第三级警戒后,只能涉险继续出入传统市场,如果管制强度更高时,当限制进入实体商店、市场与超市的话,恐怕会衍生更大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Portulans Institute所发布的《2020年网路整备度调查》中,就提醒各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也是加速数位转型的契机。我们不难发现,过去难以想像的企业与教育机构异地办公、视讯会议与远距教学等,在短短几个月间,在本地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运作成果,在在都显示数位科技在经济、教学、医疗与公民参与数位化的潜力。但电子支付的应用门槛确实较高,台湾在法制上的不够完善,整体推动与应用不够普及,城乡落差过于巨大,疫情、电子支付与数位包容的纠缠一时看似难解,却值得尽速绸缪解方。
(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宜兰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