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中国股市开放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MSCI正渐进地将中国A股纳入指数,今年5月31日,MSCI首度把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初步约为0.35%。预期到8月底,中国A股的权重可望增长1倍。
全球被动式投资人为了跟随指数,也需配置新的指数成份股,因此潜在的投资需求十分庞大。此外,中国政府限制外资每日投资额度,外资购买A股的能力也随之受限。
对此,中国官方正在研拟因应措施。今年5月1号起,海外投资人透过中国股市互联互通(Stock Connect)投资境内股市的额度放宽4倍。但是中国向海外投资人敞开大门的同时,也让更多中国境内资金有机会从同一扇门流出,进而引发区域市场的波动性。
目前,中国资金外流造成的效应,已反映在香港H股的身上。最近几个月,中国流入港股的资金规模已急遽增加,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自2014年起,H股的投资评价一直较A股便宜,因此中国当地投资人当然会更加青睐香港H股。此外,腾讯与多个澳门赌场集团并未在A股挂牌上市,因此,看好这些个股的中国当地投资人只能选择前进港股。
长期下来,这股资金流动的趋势可能会影响H股市场的特性。由于散户占中国境内股市的比例高达86%,较多数主要已开发国家与亚洲新兴国家高出1倍以上,导致境内股市的波动性大,市场效率也低落。美国股市从1960年代之后,散户的占比也从未如此之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散户投资人倾向根据新闻头条与短线消息操作,而不是放眼长期前景。即便是中国境内的共同基金经理人,投资习性也跟追着新闻跑的散户投资人一样,因为中国基金经理人有追逐短线投资表现的诱因。
以中国电信龙头之一的中国联通为例,同样的消息在A股与H股市场也能引发不同反应。2016年10月18日,该公司警告年度盈余数字可能会大幅下滑,但是在4G新用户的支撑下,营收仍将强劲增长。从那天起到当年底,中国联通H股股价下跌5.8%,但中国联通母公司:中国联合网路通讯集团的A股股价大涨超过38%。
为什么两个市场的反应有如此大的差异?正如同成熟国家的投资人,中国联通H股的投资人聚焦于该公司的盈余前景出现负面征兆。然而,A股投资人却忽视疲弱的盈余数字,反而把目光放在中国联通保证将进行企业结构重组,以及引进策略投资伙伴与全新经营团队奖励计划。尽管这些都是重要的企业发展,但是A股股价似乎只反映中国散户投资人的短线思维。
香港只是中国资金外流的第一站,未来3到5年,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联博认为中国境内资金会开始外流到其他市场,尤其是邻近的亚洲国家。大量的中国境内散户资金外流,可能会改变其他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而影响投资人行为。
投资人应密切注意中国资金的流向以及外流的幅度。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的出口引擎,未来也可能输出波动性到亚洲与全球股市,当然,这不会一夕成真。
好消息是,波动性可为主动式选股策略创造投资机会,运用市场效率不彰与股价错置,买进价格具吸引力、报酬潜力被低估的股票。倘若中国股市波动性向外扩散,投资人需要时刻警惕并维持主动式操作,方可抵御风险并掌握报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