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环岛高速铁路--是解药,还是毒药?

工商社论

这个月初的连日豪雨,崩落的巨大土石,不但阻绝猴硐与瑞芳路段的铁道,超过一个星期的边坡强化工程,抢通复驶却适逢阴雨绵绵,严重打击东台湾观光旅游业。交通部长林佳龙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回应,除了一再延后正式双向通车的口头承诺,还提出未来的交通建设愿景,从台北南港宜兰的「高铁东延」,甚至迈向「环岛高速铁路」的长期政策目标

交通建设对于东台湾的观光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1990年代的苏花高速公路、后来降格的苏花改,乃至于2020年1月正式通车,原本寄望得以让花东民众与旅游人潮,能够风雨无阻,自行驱车返回或前往东台湾,振兴地方经济。这次的豪雨,意外引发对于猴硐与瑞芳路段是台铁5073处边坡,交通部认定四个等级里面的「稳定边坡」,却禁不起连日豪雨,加上土石不断崩落、甚至走山,清理难度高,以致于沿线边坡的挡土墙施工一再被延误,双线的全面正式通车,日期难以确定,对于希望迎接耶诞节与新年元旦假期的观光业者而言,不啻是一大打击。

然而,现阶段的抢通复驶,只是紧急应变的处理措施,真正重要的仍是放眼未来,如何一劳永逸的解决东台湾交通的沈疴。

首先,北宜直线铁路,预算经费与所能够节省的时间,不成比例,研议多年,最后胎死腹中,其来有自;如果兴建,则选择的路线是否会影响到供应大台北地区用水的翡翠水库,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这也是为什么,研议中的北宜高铁方案,是采用穿山越岭、一路打隧道,而且不穿越翡翠水库的原因。

其次,蔡总统第一个任期提出的前瞻基础建设与今年的2.0版,预算经费的编列,并不是问题之所在。环岛高速铁路是否能在东台湾「一兼两顾」,宝贵的预算资源会不会被虚掷、浪掷,解决不掉一票难求的问题事小,高度仰赖周休连假与年节假日的东部高铁,一旦营运亏损所制造出来的新问题如何善后,这才是令人忧虑的焦点。

最后,动辄上千亿元起跳的交通建设,政府委托学者专家或民间机构所做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工程技术层面的克服,确实是「有钱好办事」。然而,交通部更应该正视的,当是政策目标的愿景与高速铁路的定位,究竟是花东民众得以安全回家的路,北部民众观光旅游可以畅行无阻,抑或是向上拉升到国安战略的高度,这三者的优先顺序,交通部林部长、甚至是蔡总统,都有责任向国人说明清楚。

由于重大的交通建设,旷日废时,所费不赀,对于环境生态的深远影响,更是难以回复。因此,政府对于环岛高速铁路的最后决策,不管选择的路线或采纳的方案,优先考虑的必须是国人的行车与生命安全。高速铁路两百公里以上的时速,在台湾北端(台北南港到宜兰或罗东)、或是南端(如果从高雄延伸到屏东,未来再到台东),都面临护国神山考验。从机电系统到施工技术,乃至于生物环境系统工程、以及维护中央山脉原有的生物多样性,都有很多关卡和障碍有待突破。

就交通部不时论及的「可行性分析」观之,「只要预算没有问题,工程技术上就没有问题」,这样的说法,只回答了半个问题。对于目前债台高筑的中央政府、还有沿线的县市政府而言,就算能够满足了技术可行性和和环境可行性,政治上的可行性,恐怕才是成败的关键。

再者,西部高铁的惨痛经验,历历在目。如果台北到高雄的高铁,都无法回避难以转亏为盈的命运,兴建东部高铁的政策理念和愿景,无疑只是未来难以承受的镜花水月空想。届时,另一个「历史共业,全民埋单」的无底洞,也会成为政府挥之不去的梦魇

重大的交通建设,乃国家的百年大计。政府规划研拟的方案,应汲取经验,在周延缜密之余,还要见微知着,预见未来的各种可能情境(scenarios),并提出不同的因应对策。在财务的预评估方面,则更必须力求稳健,对于各种交通运量的估测,必须摒弃「高估,高估,再高估」的政治包袱。

综上所言,有鉴于居住于台北宜兰间的通勤上班族,不太可能搭乘高铁天天往返于两地之间。在这个前提下,与其未来面对北宜高铁、甚至东部高铁兴建后,每年可能只有四个月的流量高峰,尖峰离峰落差巨大,而且还无法解决花东民众「一票难求」的窘境,还不如体认到财政困窘的现况,部署总合型的措施计划。例如:整治并补强沿线边坡和挡土墙,强化日常维护管理的监测机制;增购台铁现有的普悠玛号车体,缩短发车时间的间距,减少不同班次停靠站的分流调整设计,最后再透过滚动式的检讨改进,分阶段渐次、逐步的解决问题宜花东的交通建设,经历过坎坷的磨难,还有多长的艰辛道路要走,有赖中央与地方的协力合作,更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