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策站:乌凌翔》成立「半导体学院」 台湾敢于面向国际招生?

传闻政府要在台大清华阳明交大、成功四所大学,成立「半导体学院」。(图/达志影像)

去年十一月下旬由教育部提出的《国家重点领域产学合作人才培育创新条例》草案。上周四(18号)被媒体「直击」了一场有些神秘兮兮的推动会议,地点在经济部与会者还有多位国内半导体业界老板与高阶经理人-包括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力积创办人黄崇仁。然后传出要在台大、清华、阳明交大、成功四所大学,成立「半导体学院」。

会后,媒体当然也多向经济部长王美花打探消息,因为产业发展是经济部主管业务,而红得发紫的半导体产业,又牵涉中、美科技战的「军备竞赛」,如果外交部也派员与会了,也不用意外。

此外,半导体又是当前台湾最有竞争力的「筹码」,面对民间「为什么不拿晶片疫苗」的质疑,王美花部长难道也像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部长为国人张罗疫苗,有苦难言?因为第二天,又传出她主动说明经济部协助解决全球晶片荒,是「以『协助』为出发点去帮忙,不是以换疫苗为目的」。奇怪,去年不是曾经「协助」增产口罩吗?为何不也「协助」取得疫苗呢?

回到主题,草案目标为「研究顶尖国立大学与研发领先的企业合作设立『国家重点领域研究学院』」,手段则是「借由放宽组织、人事、财务、设备资产、人才培育及采购事项,让产业能有效、有序地参与产学研发」。由于规定「业者出资不能低于政府」,政府邀请业者开会的目的之一,应是募资。

半导体业者表面上订单接不完、笑开怀,但也必然衍生出很多困难皱紧眉,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提出,请政府解决。只不过,半导体业界缺乏博、硕士人才,恐怕不是他们此刻最忧虑的事吧?就算是,「希望三月进入立院审查」、「希望力拚九月招生」、「初步规划十二年」等等政府高官的承诺,不但缓不济急,也不是经济部+教育部能解决的吧?

半导体业是世界性的产业,全球化的时代,要跟全世界所有国家竞争人才。美国在二战后能成就全球霸业,除了上帝眷顾的各项天然条件,刻意吸引全球一流人才为其所用的政策,才是主要原因。别的不说,1960年至1990年间,光是台湾供输了多少工程师跨越太平洋,构成了美国半导体产业的骨干,才写下「IC=Indians + Chinese」的传说-IC是 Integrated Circuit 的缩写,即积体电路;Indians,指印度人。

本来,所有的弱小国家,都没有条件像美国一样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但风水还真是轮流转,如今台湾有了一项独步全球的产业,足以构成吸引国际人才的第一层基础,但也只是一层基础!

这就是前文说经济部+教育部还不够的意思,至少还需要劳动部内政部,甚至法务部、财政部构筑更多层基础,因为吸引外籍人才来台湾读书的前提,不仅包括奖学金,还要在毕业后能提供工作、减税、银行开户、购房、入籍、子女就学等一系列安家落户法令配合。

业者一定更清楚这种情况,因为前述神秘兮兮会议传出「课程将采全英文授课,开放国际学生就读」,很可能是业者的建议,因为他们太清楚台、清、交、成四所顶尖大学的理工科系博士班毕业生,从2014年到2018年期间就减少29.6%,其注册率也不到八成,直言之,台、清、交、成,也面临招不到研究生的困境!

广纳世界英才,是唯一的办法。本来,宝岛招募对岸的资优学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然而,现今台湾的政治氛围,大概没有谁是这种政治不正确的天才,或是敢提出这种「异想」的笨蛋川普「中国学生几乎都是间谍」的民粹说法,在台湾也很有市场,虽然,事实上,大陆在美留学生,绝大多数学成后都设法留在美国,愿意学成后返乡「报效祖国」的占极少数。

笔者一位在美国知名大学任教三十年的同学,根据他个人的经验,不但佐证上述说法,还进一步预测,拜登有可能放松大陆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因为美国人自己不爱念理工,美国高等学府亟需世界各国的一流人才,为他们拓展自然科学的前沿。类似说法,其实曾在谷歌与苹果任职高管十多年的知名高阶经理人Eric Schmidt。足够的国际优秀学生是美国打赢科技战的重要保证。

再回到主题。台大、清华、阳明交大、成功大学四所大学的校园内,在今年九月,能各自出现一所「半导体学院」吗?如果蔡政府真愿意推动,以民进党立法院现有的多数优势,要在法规上放宽「生师比」等等限制,不是难事。那么阳明交大最可能率先达阵,因为他们早有一所名为「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的跨国研究中心。

也许,真正的困难在于隐藏于台湾许多人脑中的狭隘思想,到时很可能会有立法委员以「机会应留给台湾学生」为由建议限制招募国际学生,或者主张「大学公共财不应独厚半导体产业」。之前俗称「五年五百亿」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搞成一、二十所大学雨露均沾分经费,结果大家排名都退步;还有伟大人物提出「一县市一大学」的「理想」,不但破坏台湾技职教育体系,还拖累台湾整体高教水准。都是这种思想的流毒,才真可怕。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