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干越「橘」越好吃? 添加过量亚硫酸盐可能引哮喘

金针干加过量亚硫酸盐哮喘产品太「橘」要注意。(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金针添加亚硫酸盐颜色可维持「橘黄」,卖相较佳,但若产品中的二氧化硫残余过量,可能会引起喘哮等呼吸道过敏反应。食药署今(16)日公布2015年金针干制品抽查解果,在633件产品中,合格率达16.9%,而在产业类别中,又以供餐业不合格率20.3%最高。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科长王慈穗表示,这可能是因为业者想提升产品的保存期限,蓄意购买含有较高「亚硫酸盐」的产品所致。

亚硫酸盐是一种广泛使用之食品添加物,为保色防腐作用,常使用在金针产品加工。依据「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限量规格标准」,金针中的亚硫酸盐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应在4.0g/kg以下。若业者残留量未依照规定,且限期未改善者,将依《食安法》第47条,处3~300万的罚锾,并将产品回收销毁。

无硫金针与添加不合格产品的金针,保存期限可能差半年以上。(图/记者严云岑摄)

根据食药署统计,2015年金针产品的不合格率为16.9%,较2012年的22.3%提升25%。为了降低市售金针干制品二氧化硫对民众健康之危害,食药署今年将与地方卫生局联手执行「金针干制品稽查抽验计划」,加强对源头加工业者、盘商、下游贩售业者与供应金针餐业者的稽查并列管,并针对违规业者加强抽验,直至改善为止。

北区管理中心主任邱秀仪也表示,食药署去年稽查的107件不合格产品均已下架,违规业者也由地方卫生局处办,裁罚总金额高达56万元。她呼吁,金针加工业者应改善制成,加强自主管理,确保产品中的亚硫酸盐符合使用限量;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可选择贴有「台湾金针标章」的产品,以免将过量的二以化硫吃下肚。

▲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主任邱秀仪解释金针稽查现况。(影/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