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一堂1800亿的教训! 揭开生技股崩跌黑幕下单

图、文/今周刊

台股为2016年画下一个不错的句点大盘加权指数全年上涨11%,台股在亚洲股市中表现算是一支独秀。然而,看到台股亮眼涨幅成绩,许多投资心中恐怕在滴血,尤其是生技股投资人!

最具指标性柜买中心生技医疗指数2016年重挫25%,而且,内心滴血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因为,相对台股愈趋冷清成交量生技股是唯一成交愈趋热络类股。在上柜市场中,它的成交比重往往达到三成,交投特别热络时,上柜生技股单日成交量屡屡突破百亿,成交比重拉高到五至六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年间,从天堂掉落至地狱 让生技股市值蒸发1800亿元的盲点

一度被视为拯救台股量能萎缩危机救世主的生技股,岂料,竟成了投资人的一场噩梦,回顾过往几档风云一时的明星个股基亚从2014年最高的486元崩跌至去年最低点52.1元,浩鼎从2015年的755元暴跌至最低226元。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台湾生技股的市值蒸发了1800亿元。

这笔1800亿集体损失学费 ,究竟带给投资人哪些珍贵教训,首先,莫过于投资大众新药临床实验解盲结果公布,当成签乐透般在赌博的迷失。

解盲成功不保证涨

「去年浩鼎股价解盲前疯狂大涨,就是投资人对『解盲』抱着赌博心态,加上对『名人牌』过度寄予过度期待,两相相乘下的产物。」一位不愿具名,在国内市占率排名前三大的券商生技股分析师感叹到。

「那时候,我不断提醒一些投资人必须注意一件事,浩鼎所做的临床二、三期解盲,只针对台湾地区美国还只停留在临床一期,台湾即使解盲成功,顶多只能在台湾申请药证、在台湾卖,因为市场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支撑浩鼎那么高的股价」。

全球三期临床实验成功率(解盲成功)平均落在60%,但台湾新药厂三期临床成功率却高达75%,迄今只有基亚、浩鼎与北极星三家新药公司失败。

解盲失败的公司股价必定暴跌。然而,解盲成功的公司,股价经历短暂劲扬后,也大多快速回档,去年宣布三期解盲成功的怀特、德英、东生华皆是如此。(阅读全文…)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47期)。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台湾防骇超强 连FBI都来取经  翁启惠轻率背书 重挫中研院声誉  葡萄王改标风波 恐成顶新翻版?  蔡友才卖股只赚56万 换来12年重刑  一家快倒的生技公司 如何3年后赚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