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都更谈何容易? 五分埔漏列户考验政府智慧

房地产会客室 主持人庄孟翰(颜琼真整理)

Q:不管是6都市长选举,还是总统大选,各候选人都把盖「社会住宅」纳入政见,并且都说要加速都市更新,而近0206台南震灾之后,「都更」议题又被提及,只是都更谈何容易,举例而言,台北市的「迁建基地」都更就拖了几十年,当事人后代子孙可说苦不堪言

A:在此先谈谈「迁建基地」历史背景,这是民国44年台北市政府为配合行政院将台北建设为院辖市拓宽罗斯福路,迁建户为配合政府公共工程拆迁,被分别安置于台北市五分埔、通化街吴兴街及万华等六处,总计约5千户,简称「台北迁建基地」。

根据五分埔迁建基地住户的反映指出,迁建户当年被暂时安置,政府分别划有4坪、6坪、8坪、10坪、12坪等土地让迁建户自行兴建房屋,大台北地区高达6万坪之迁建基地,其房舍皆为60年代建造,有些已历经四代人居住,环境窳陋、管线老旧,极易导致火灾,加以巷道狭窄,宽度仅约2米至4米,一旦发生火灾逃生不易,消防车无法进入,且自921地震之后即已列管危楼,近日地震频传,迁建户无不担心自己随时可能沦为下一个受灾户。

对于这些弱势的迁建户而言,「都市更新」无疑是改善其居住环境之一帖良方,而历任台北市长为帮助迁建户,也颁布了多项优惠措施,包括采专案方式突破现行法令,例如民国87年,马英九市长及陈水扁总统都以「专案」方式让迁建户之建物所有权就地合法

当地住户不解的是,同为漏列迁建户,为何学产地及市有地仍以出售当年期公告现值计价,如今五分埔漏列八户好不容易盼到可以改善窳陋居住环境之机会,政府却要以高出市价近二倍,亦即一坪约800万计价。

当年因政府行政疏失,经民国89年补列为迁建基地,却出现有些住户同一门牌、同一所有权人,被安置在两种国有地上,一部分为学产国有迁建基地,一部分为国有迁建基地,两种土地价格竟然相差十倍;当年迁建户无法选择被安置在哪一位置,如今却出现差别待遇之外,经由89年的补列与91年对漏列之行政疏失专案处理,该迁建基地住户一再质疑为何这漏列八户无法根据平等原则比照办理。民国91年,民进党执政时,为有效执行五分埔迁建基地在马英九市长任内所成立之专案,而补列56笔(约400户)学产迁建基地及国有迁建基地(包括现今五分埔漏列八户国有地),99年财政部国产署所建议,采专案比照91年国有学产迁建基地模式「按市有迁建基地以当年期公告土地现值」出售给漏列国有迁建基地住户,且经行政院核定办理。

惟民国99年行政院并未采纳财政部、国产署的建议,认为专案「依法不合」而要求依市价出售,其理由为违反国有财产法第58条及预算法第60条。

惟民国91年行政院的专案即系以当年期公告现值计价,而国有财产法第58条及第60条皆被排除适用,其因在于国产法第58条自民国88年迄今未再修正、预算法第60条自民国87年迄今亦未修正,导致民国91年行政院核定用以弥补漏列户之专案无法贯彻执行。以上有关五分埔迁建基地所面临困境,截至目前为止,虽经多次开会讨论协调,主管机关与现住户依旧无法达成共识

有关本「迁建基地」的都更改建案,我曾受邀出席座谈会,并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一、五分埔八户漏列户案,因台北市政府公文指出因年代久远而无法惩处,未来处理相对较为单纯。二、本迁建基地大多数土地在让售过程既已给予特别考量,对于台北市政府也已坦承漏列之10笔小面积土地,建议仍应一视同仁,不要有差别待遇,较为公平妥适。

三、长久以来主管机关之所以会以特别考量,并采取「专案方式」计价,而以当年期土地公告现值让售,自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因素;其一为当地居民在经济上大都较为弱势,再则此一迁建基地建物也是当年现住户全力配合政府公共工程或道路兴辟而来;因此,有关此一议题建议以政策考量,「专案方式」计价较为妥适。

四、未来有关本迁建基地之让售,不宜以开发后之期待价格作为计价考量,更何况本基地建物已存在数十年,因此,有关让售价格之估算,仍不宜以开发后之期待价格作为计价考量。经由此一事件之探讨,也更凸显都市更新之不易,更何况官员深怕「图利他人」而落得「官位不保」,但面对历史发展的过程所导致的「不完满」该如何解决?其实政府的「担当」与「魄力」,往往就决定了都市更新的速度与成败,这就有赖今后大有为的政府,能有多大的「能耐」展现在国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