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苹果台厂供应链哪些还没大涨

文.翁伟捷

下半年苹果出货时将受惠厂商,从技术面看,股价基期较低的,包括鸿海新普、宸鸿以及嘉联益等。而连接器规格统一的商机也值得期待。苹果身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3C品牌霸主,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以苹果马首是瞻,所推出的各类新产品屡屡成为国际相关大厂的指标,因此当我们聚焦在下半年的科技产品时,就不得不提及苹果即将推出的三款商品:受人瞩目的大尺寸iPhone 6、iWatch以及大尺寸的iPad。其中iPhone 6早已在网路上闹得沸沸扬扬,不时会出现间谍照流出等相关新闻引起媒体争相报导,其实推出大尺寸手机应该说是苹果追随市场潮流的策略改变,但苹果仍维持一贯高规格,在硬体上使用较高级的蓝宝石保护玻璃,让iPhone 6的质感更加提升,但市场真正关注的焦点则是在iWatch上,毕竟手机已经走入成熟期,而穿戴式装置才正值发展的爆发阶段,到底苹果会推出什么样的穿戴式装置?其规格以及设计感或实用性都吊足了市场消费者的胃口。

苹果供应链 四档个股基期低

台厂的角度来看,不管苹果如何出招,打算推出多么出人意表的产品,台湾的供应链都可以提供完整的服务,绝对能满足苹果的需求。其中在iPhone 6的部分有鸿海(2317)的组装、软板则是F-臻鼎(4958)、华通(2313)以及嘉联益(6153)。 讲到镜头模组,就不得不提创下台股新天价,家喻户晓的股王大立光(3008)、触控面板的F-TPK宸鸿(3673)、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330)和封测大厂日月光(2311)。

另外,新加入iPad供应链家族的成员和硕(4938),以及过去提供优质电源给苹果的电池模组厂商新普(6121)等,这些都是未来下半年当苹果出货时将会受惠的厂商,从技术面来看,目前的盘面上,股价方面尚未有较明显反应的个股,就是尚处于较低基期的鸿海、新普、宸鸿以及嘉联益。

宸鸿找到「新市场」获法人认同宸鸿日前召开法说会公布第一季的营运成果,缴出合并营收266.2亿元,税后EPS0.39元的成绩单,虽然营运呈现下滑的状况,但是整体仍符合法人预期,主要来自于第一季的工作天数较少以及客户仍然在持续调整库存的影响所致,会中宸鸿针对下滑的主因,去年因为错看急单效应而扩建平潭厂的失误提出仔细说明以挽回法人信心,也对于平潭厂的产能规划与未来经营调整的方向有完整的计划。关于第二季之后的营运展望,宸鸿仍然看好手持式行动装置的成长动能,尤其是在平板电脑的部分,未来的趋势将会朝向八吋以上发展,比如大尺寸平板将不会在下半年苹果的新产品中缺席,再加上市场推测宸鸿接下苹果穿戴式装置的订单,此举对于宸鸿将来在切入穿戴式装置的领域具有指标性的意义,也让外资法人对于宸鸿后市成长的动能有所期待。

但除此之外,从现实层面考量,其实真正能够让宸鸿营运回到正轨,东山再起的决定性因素,应该会落在平潭厂的产能何时能够顺利开出的关键点上。去年底宸鸿错估形势,过度看好今年的触控笔电需求,因此投入大笔资金扩建平潭厂,没想到事与愿违压错宝,直到目前为止触控笔电仍未如预期兴起,也看不到大量的市场需求出现,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于触控笔电的模糊定位仍然相当疑惑,导致产品的需求度不高,不仅拖累订单能见度,更连带推迟了触控笔电的出货时程

严峻的市场反应使宸鸿大受打击,也开始对平潭厂的产线规划重新设定,扩展生产内容使七吋到三十五吋的产品都能够在平潭厂进行生产,力求提高产能利用率,并且将不排除切入高端特殊应用的市场,如:工业电脑、医疗甚至是航太等,以求能够提升毛利率,让营运能够尽快回复过去水准。另外,在业外投资的部分,宸鸿集团内的达鸿,为了弥补亏损而开始组织瘦身财务结构调整,进行减资超过四成以上的幅度,外界看好宸鸿此举将有效改善达鸿的财务体质,对于母公司宸鸿来说,市场法人也都以正面看待,预估在下半年宸鸿的营运将有机会缓步回升。为了积极开拓新市场,针对车用市场部份则是以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为目标持续将产品送交认证,今年则已经开始与法系车商小量合作,明年则会扩大与欧系日系车商合作,以期能在新市场中找到营运的突破口。近日股价表现相对加权指数亮眼,股价站上所有均线之上,呈现多头排列格局,在筹码方面则出现法人持续加码,考虑到宸鸿现阶段仍在相对较低基期的位置,投资人可利用大盘震荡盘整时留意切入买点

新普─电池模组产业的领航者新普在电池模组方面可谓是国内相关厂商的翘楚,虽然近年来持续面临中国大陆厂商陆续崛起的挑战,但有鉴于新普在多电池芯串联锂高分子电池模组中的高端技术仍独步全球,其独占鳌头的领先地位绝非轻易可被动摇,这种高端技术主要应用在超薄型笔电、变形平板以及iPad等产品上,近年来受惠于变形平板的产量增加,自然对于电池模组的需求就会持续上升,而这种高端技术由于进入的门槛高,因此产业界预估至少在三年内应可高枕无忧,不必为来自于中国大陆新竞争者的挑战而担心。上周苹果公布财报优于市场预期,因此新普在苹果产品销售不错的情形下也同样受惠,今年第一季缴出合并营收121.3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成长五%左右,略优于财测目标。(文未完)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71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提升理财力--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