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百年大师典型在夙昔

1935年5月傅斯年(左一)与梁思永(右二)在河南西北冈遗址考古。(摘自网路

傅斯年(左)与胡适(中)。(摘自网路)

傅斯年画像。(汪士伦编绘)

《百年大师》由郑贞铭丁士轩编着、汪士伦编绘。(郑贞铭提供)

编者按所谓大师者,就是真正的读书人、知识分子。学者郑贞铭与丁士轩,就具有建立学术教育的观念、追求文化与传播、或「国士」的知识实践「报国」等贡献者,编着成《百年大师》一书两册,以风气之先、家国情怀、文化基座、学术昆仑、狂狷名士、人文典范、思想行者、科学高峰、人间性灵美的世界等10个关键字,还原百年来百位大师行谊,佐以汪士伦手绘生动画像,希供青年有志之士参酌借镜学习。

有人说傅斯年脾气来了,是炮,温柔起来,像猫。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代表作有《傅孟真先生集》等。

我要和你决斗

1919年5月4日,注定是一个将被永远载入史册日子。下午1时左右,天安门开始有大队学生集结,个个手持白旗,散发传单,群众「环集如堵」。这一场景引起了当时《晨报》记者的注意,对其进行了跟踪报导,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最先到达天安门的是高师汇文两校,北大因整队出发时,有教育部代表及军警长官来劝阻,理论多时,因此到达最迟。「凡先到者辄欢饮后来者以掌声,而后来者则应和之以摇旗」,这场政治抗议示威游行,犹如一次盛大的民主阅兵式,「步伐整齐,仪容严肃」。这是一场「有纪律的抗议」。

「五四」行动总指挥傅斯年,扛着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身材极胖,白白净净,眉宇间透着「天生的领袖人物」的气质,在人群里很是显眼。他率领着13所学校3千多名大学生,「排队到各公馆去」,表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意愿。然而,星期天各国公使多不在班上,学生排队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后计划落空。他们继而想借道穿越使馆区继续游行,也被依「法」拒绝。「颇受刺激」的学生们在受阻两个多小时后,决定直扑曹汝霖家。

负总指挥责任的傅斯年,恐发生意外,极力劝阻勿去,「却亦毫无效力了」。于是,他只好扛起大旗,带着队伍离开东交民巷,经御汉桥东单牌楼,往赵家楼的曹汝霖住宅而去。下午4时左右,队伍挺进赵家楼,因总指挥等人的有力维持,学生们还没有真正失控,然而仍没有避免随后发生的「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事件。

这场行动,被公认为几乎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更有学者称其为「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担任「五四」行动总指挥的傅斯年,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追捧。

傅斯年脾气暴烈是出了名的,人称「傅大炮」,后来史语所的人私下里更直接称呼其为「傅老虎」。1919年5月5日,五四行动的第二天,傅斯年就和一个「冲动到理智失去平衡的同学」打了一架,于是他大怒一场,「赌咒不到学生会里来工作」。

有一次为中医问题,傅斯年反对孔庚的议案,两个人激烈辩论,孔庚当然辩不过傅斯年,于是在座位上开始辱骂傅斯年,说了许多的粗话,傅斯年气得说:「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要和你决斗。」

等到会散之后,傅斯年真的拦在门口要和孔庚决斗,可是他一见孔庚70几的年纪,身体又非常瘦弱,傅斯年立刻将双手垂了下来说:「你这样老,这样瘦,不和你决斗了,让你骂了罢!」

1927年,傅斯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既是系主任,又是院长。一天他和别人吵架,吵完后找到他的朋友罗家伦和何思源等人,一见面就把皮包往地上一摔,一屁股坐到地上,撒泼、张嘴大哭,非要他们帮他去打架出气。

有人说傅斯年脾气来了,是炮,温柔起来,像猫。抗战时在昆明,陈寅恪住3楼,傅斯年住1楼。每次警报一响,大家都往楼下防空洞跑。而傅斯年却逆流而上,到3楼将患有眼疾的陈寅恪扶下楼,再一起躲进防空洞。

你们都不能闹

傅斯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没落的名门望族,祖先傅以渐是清朝建立后的第一个状元,傅氏家族有「开代文章第一家」的称誉。傅斯年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学经典,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

胡适刚到北大教授中国哲学史的时候,因为讲授方法和内容特别,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胡适远不如国学大师陈汉章,想把他赶走;有人则认为,胡适读的书虽然没有陈汉章多,讲课却颇有新意

傅斯年本不是哲学系学生,但在同室顾颉刚鼓动下旁听了几次胡适的课。结果听完后,对哲学系几位要好的同学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由于傅斯年在同学中的威信,年轻胡适在北大讲坛站稳了脚跟。后来回忆起这段日子,胡适感慨地说:「我这个20几岁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教书,面对着一班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10几年以后才晓得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待续)(《百年大师》由远流出版公司总经销,目前在各大书局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