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锁苹」后舍弃流量 图的是什么?

▲《苹果新闻网》近日全面改成「免费订阅制」。(图/资料照)

康文炳资深编辑媒体人、作家尝试台湾编辑知识的本土化建构,做出一点努力。

趁着《苹果新闻网》今天改成「会员制」,整理一下部份媒体的网路策略比较,发现主要财经期刊已有志一同采取「付费订阅制」,最晚推出收费订阅的《今周刊(随身读)》好像也是四月上线的。

要推行「付费订阅制」,首先就必须忍痛割舍「流量」,凡是不付费订阅的读者,就不能看到内容。从表中可以看出,前三家媒体,开放给「非会员」的内容几近于零,显示其推行「付费订阅制」的决心。

《苹果新闻网》的路数比较不同,折衷采取的是「免费订阅制」,既避免收费而导致读者大量流失,又可借由「会员登录」来搜集读者的资料。但反过来看,《苹果新闻网》既没有流量,又折损了广告收入,那它图的是什么呢?我想,重点还是它拿这些会员资料能做什么。

传统订阅制」vs.「商业会员制」

其实,从表中的前四家媒体的动态,可以看出「订阅制」的两条路线──姑且称为「传统订阅制」与「商业会员制」之争吧。

天下杂志和《今周刊》走的是「传统订阅制」路线,策略目标是增加「数位订费」来挹注营收;《商业周刊》和《苹果新闻网》选择的是「商业会员制」,企图借由会员资料分析来拓展行销广告收入。前者把读者当「内容订户」,后者把读者当「商业客户」。

这两种「订阅制」谁能胜出,可能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观察。但考虑到台湾阅读市场的分众与规模,我觉得「传统订阅制」应该很快就会遇到挑战,对期刊而言,一至二万个付费订户可能就是瓶颈了。在纸本订户持续流失下,这样数量的数位订户收入很难维持整体营收平衡。

《商业周刊》表面上虽然也是采取「付费订阅制」,但核心业务路线应是「商业会员制」。据我有限的了解,《商业周刊》应是目前台湾唯一引进阅读行为追踪系统的媒体,它的大数据清洗与分析,早已运用到为广告客户量身订作、活动会员招募等精准行销上了。

改成会员制的《苹果新闻网》,既然折损了流量,又不收费,自然图的也是「客户群」的商业潜力。据说,《苹果新闻网》今年十月将重金引进美国《华盛顿邮报》(老板是亚马逊的贝佐斯)的阅读行为追踪系统;我想,无论成败如何,依黎智英作事的魄力,届时将可带动台湾媒体生态的新转变吧。

▲「传统订阅制」vs.「商业会员制」。(图/作者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

备注:「每日报」只是《天下》杂志app的产品线之一,主力产品为「全阅读」,付费方式也改以「季」为单位。而《金融时报中文网)》之前开放给非付费会员的文章几近于零,现在开放近半数内容供免费阅读;看来,收费订阅对流量的折损压力不小。

热门文章》►除了退党,蔡总统还能放四大绝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康Sir的编辑七力」粉丝专页。以上言论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