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在大陆》再无台粽飘香的第二年

南部粽、北部粽都爱吃怎么挑?(示意图/Shutterstock)

又是端午节了。

前几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姨妈给我们订了汪玉霞绿豆糕粽子

汪玉霞,是武汉老字号了。做了很久的中式糕点和小吃,我还特喜欢吃他家的古早香草蛋糕。

绿豆糕、粽子,该有的料一个没少,入口味道也不赖。

但就是和我记忆里的美味,有所不同。

只可惜,记忆里的味道,已经很久没有再现于味蕾之上了。

01

第一次吃到的台湾粽子,是奶奶亲手包的。

那会儿,老爸从台湾回来,一放下重重的行李箱,就立刻像献宝一样把一个大袋子拿出来。

一看,里面是20个大粽子。

牛轧糖重度爱好者老妈瞅了一眼:「背这么重的东西回来干嘛?还不如多带点牛轧糖。」

是的,那会儿,我们对粽子还不怎么感冒。

苕大苕大一个,没啥馅儿,咸粽不鲜,甜粽腻人,糯米一大堆还吃得撑。

等到一天早上真开吃了,只好大喊「真香」。

打开电锅,便是清香四溢。

粽叶绿汪汪的,绑着复杂的白绳儿,结结实实地包着里面的糯米。

闻着香味儿,我等不及凉一点点,就已经上手开始拆绳子了。

一边拿指尖小心翼翼地捻住细绳试图用指甲拆出个所以然,一边甩甩手大叫「烫死我了」,但依旧不放那只拿着粽子的手。

一拆开粽叶,满眼就是糯米。

咸粽,是咸蛋黄肉粽,糯米的颜色就偏深。

用筷子拨开拉丝的糯米,里面包着的是一整个黄澄澄的咸蛋黄和肥瘦相间的猪肉块。

仔细再看,还有香菇夹在其中提鲜。

夹一角肉粽放入口中,是吸饱了咸鲜汁水的糯米和丝丝分明的肉块混合在一起。

糯米入口即化,而猪肉丝又带有一丝嚼劲,两者结合实属人间绝味。

而甜粽,是豆沙粽,糯米的颜色更亮更白。

可能糯米本身没有特别重的味道,但粽叶的清香完完全全渗进了糯米,吃起来唇齿留香。

更别提猪油红豆泥一起制作的特级红豆沙,全部手压、揉搓、混合,细腻而不失口感

与糯米合在一起吃,初入口会带一点沙沙的感觉,但立刻又被糯米包容进去,丝滑无暇。

或者如果单独把红豆沙拎出来,红豆的味道也浓郁、美妙,仿佛在舌尖上跳舞!

从此,我爱上了粽子。

每年端午,我都「威逼利诱」老爸,要记得带粽子回来!

02

后来,奶奶身体不好,包粽子的重任就落在大姑妈二姑妈手上。

大姑妈擅长包咸粽,二姑妈则擅长包甜粽。

大姑妈平日还喜欢在各种菜里加上樱花虾提鲜(樱花虾蛋炒饭,一绝!)。而在咸蛋黄肉粽里,她便加入了海鲜

吃着吃着,口感多样,肉香弥漫着海鲜的味道,味蕾也百转千回。

二姑妈则包豆沙粽,延续着奶奶的手法。

红豆先煮好,过滤掉皮后再碾压,重复好几次以后才能保证红豆沙的细腻。

再与特定比例的猪油混合,锅里快速翻动炒香。

出锅后冷却,再放入冰箱冷藏成形,方便后续包的过程。

在武汉,我是很少吃到家庭手工粽的

基本上都是买外面的。

一方面,五芳斋、汪玉霞这种老牌子的名气也高,味道也不错。

另一方面,粽子也难包。

馅料的准备就需要费很大功夫,糯米需要事先处理,粽叶也需要新鲜的……

而我好像连最基本的绕绳子都不会。

直接买粽子,又便宜又轻松,这不香吗?

但在台湾,好像多数人喜欢在家里自己包粽子。

早早备好材料,三三两两在家庭聚会上围成一桌,一边谈天一边包粽子。

或者是早早在家包好,聚会时一起带来,互相品尝各自的手艺。

除了粽子,他们还会在家里包饺子、馄饨,有时候甚至现烤凤梨酥!

大家其乐融融聚在一起,就是最开心的样子。

大陆,无论买到的粽子有多好吃,都还是想念台湾亲人们包的粽子。

可能是,外面买的粽子没有手工制作时包裹的那份投入、那份精力、那份亲情吧。

只可惜,我现在既无法海峡的另一端感受「其乐融融」,也无法在海峡的这一端吃到绝美的台粽。

03

已经两年没吃到台粽了

因为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了。

去年,疫情严重的是大陆。

今年,疫情严重的是台湾。

虽然没有封出境,但想想,还是不安全。

再说,要是隔离14+7天,我的粽子早就不能吃了。

台湾的疫情形势是越来越严峻,进入三级防疫警戒状态快满一个月了。

规章制度已经设定好,相信大部分民众还是乖乖戴上口罩、注意防护。

但坚持不做普筛,仿佛是民进党最后的倔强。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才迫不得已在新北市设置了居家快筛;但一天700份的检测量还是远不够的。

而若自费核酸检测,则价格高达5000TWD(折合人民币约1157元),大大减少了民众进行核酸检测的意愿。

岛内疫苗也严重短缺。

大陆已经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6351.3万剂次了(截止6月11日),而台湾仍在挣扎。

不过好在,现在台胞可以赴大陆施打疫苗。

国台办明确表示,对搭乘民航客运航班来大陆的台胞,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可在严格执行入境防疫规定(包括登机前和抵达后)、自愿和知情同意前提下,按有关政策在大陆接种疫苗。

希望,这样的政策能让更多台胞打上疫苗。

也希望,疫情能够慢慢好转吧。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吃到海峡那边的台粽啊。(AveryMorgan/现居武汉)

(本文来源:一家两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