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囤房主力为法人 买家又以金融保险居多!打炒房搞错方向 只拍到苍蝇

政院会11日通过房地合一税2.0,修正短期持有的定义,从2年拉长到5年,境内营利事业也比照个人,5年内卖屋课重税35%至45%,以打击投机客炒房。(黄世麒摄

行政院昨通过房地合一税2.0,真的落实居住正义了吗?显然不是。现在房价所得比9倍多,加上巿场利率低、资金宽松,轻微的房价震荡后,年轻人依旧买不起房子。更令人忧心的是,这次政策完全搞错方向,根据内政部说法,现在主要是法人囤房,买家又以金控、保险居多,所谓房地合一税2.0,无疑是拍苍蝇,根本打不到老虎

近日政坛火热话题,便是绿委王定宇民进党发言人颜若芳的同居疑云,此案受关注的另一焦点是,颜若芳35岁便可在北市连买2幢逾2000万宅第,让当初不少力挺民进党却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很难平衡。此次政院大张旗鼓打炒房,或许短期有安慰年轻人效果,但到底能否让年轻人都如颜若芳一样买得起房,令人质疑。

房地产不只是单纯市场法则中的商品,更是彰显社会平等的重要标的政府的手当然有必要介入,不能让建商保险公司肆意炒作。但政府祭出房地合一税2.0,看似使出绝招,令不少投机客恐赶着下车。

只是可笑的是,就在内政部日前透过大数据分析,自然人拥有多房者只占1.46%、法人拥有多房者占11.96%,囤房较为明显;且非不动产及营建工程业法人短期交易比例高达54.51%,短期买卖频繁;换句话说,政府早知这波房巿投资热潮主力是法人。

但令人忧心的是,法人中,财力雄厚的金融保险业买得多,却因口袋深只进不出,检视房地合一税2.0,根本难发挥效力。更遑论当前游资多、利息低,股巿位处高档,在万六行情间赚到的投资人,不仅投资原物料期货、比特币,而相对稳定的台湾房巿,更是主要停泊所在。

难道提出囤房税,再补一枪就有用了吗?从韩国经验看,答案是否定的。也因此,政府推动「居住正义」,应更着墨只租不售的轻银共居宅社宅等政策,才能真正解决民众居住问题,不过当年蔡总统曾承诺8年20万户社宅,如今5年过去只完成1万户,「居住正义」是否只沦为选举口号,令人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