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尿尿变可乐色...竟罹罕见「夜间血红素尿症」

▲尿完马桶都是血?竟罹罕病「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一名42岁洪小姐常常腹痛走路会喘,常感到疲劳,某日上厕所后发现尿像可乐一样深,吓得赶紧就医,确诊为罕见「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输血医学科主任邱宗杰表示,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PNH),是一种溶血疾病,发病原因患者红血球缺乏保护蛋白而易受补体攻击,引起溶血反应

邱宗杰说明,疾病名称里有「夜间」,是因为有些患者在睡觉时容易发生溶血,释出的血红素会经由肾脏排到尿液里,因此睡醒后第一次如厕会呈现可乐般的颜色。且根据临床经验发现,这类疾病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机率正常人的62倍,其中血栓更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若患者常常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或胸闷代表血栓风险激增,五年存活率可能只有约六成五。

▲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患者血色素尿改变。(图/记者赵于婷摄,下同)

洪小姐自述差点想放弃治疗,约民国100年下半年确诊的她,每1-2个月就输血500C.C.,严重时输血量要多两三倍,之后并发症一一出现,先是溶血,再来没多久就血栓,先是左脚突然地没力,绑马尾时左手忽然没力,还以为是输血的副作用,后来才发现是中风;输血到后期甚至发生血液过敏,经常发烧或是忽冷忽热。

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科主治医师侯信安指出,目前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可短暂缓和症状支持性疗法,如输血、类固醇药物雄激素抗凝剂和补充维生素等、风险较高的骨髓移植以及单株抗体药物治疗,其中,单株抗体治疗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患者存活率、减缓肾衰竭、防止血栓还有助于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质。

邱宗杰提醒,PNH6岁至82岁男女皆可能发生,平均好发年龄为30岁,盛行率为百万分之15.9,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3,推估全台约365名罹患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疾病。罹病征兆中,有8-9成的人会出现疲倦、贫血,另外,若出现吞咽困难、腹痛、慢性肾脏疾病、勃起障碍、血红素尿、栓塞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医师呼吁,经常性贫血、疲倦、腹痛或呼吸困难,一定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