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食在不安心? 掌握7撇步,美耐皿这样用
美耐皿是什么做成的?多数民众认为美耐皿材质耐摔、好用又轻便,尤其是家长不敢让幼儿使用瓷器或玻璃制餐具,担心孩子会摔破而受伤,通常会以美耐皿为优先选择,然而美耐皿是怎么制成的?真的安全无毒吗?对此,林口长庚医院肾脏科系临床毒物科主任颜宗海说明:「美耐皿是为合成的人工树脂,由三聚氰胺与甲醛聚合后的塑胶产品,在塑胶分类中属于7号。」
号称耐高温110°C,真的吗?根据一些国内外研究指出,即使部分美耐皿号称能耐高温到110°C,可是外表不会变形不代表安全无虞,在研究发现,美耐皿遇到40°C以上的温度即可能会释放微量的三聚氰胺,温度越高释出的量越多;食物接触餐具的面积越大,释出的量也会越大。因此颜主任提醒,无论在家或在餐馆用餐,汤品或汤面等料理的温度很容易超过40°C,还是要谨慎留意。
美耐皿遇热,释出三聚氰胺与甲醛三聚氰胺提高肾脏病变机率美耐皿餐具遇到高温除了会释放三聚氰胺,也可能溶出甲醛,两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颜宗海主任解释:「三聚氰胺会提高罹患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的风险。对于婴幼儿的危害又更大,长期暴露,恐增加幼儿肾结石的机率。」颜主任进一步指出,多数民众对三聚氰胺的认识来自于2008年,中国爆发5万名婴儿集体患有肾结石的事件,经调查后发现不肖业者在婴儿奶粉掺入三聚氰胺,引起婴幼儿集体出现肾结石或肾脏病变,让民众了解到三聚氰胺会导致结石的风险。不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每人每天允许摄取三聚氰胺的最大值是每公斤体重的0.063毫克。以50公斤体重来说,摄取约超过3.15毫克才会超标,虽然不必过于恐慌,但尽可能避免暴露。
甲醛是第一级致癌物至于甲醛,则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告为第一级的致癌物,也会导致畸形。短期吸入,可能造成人体的嗅觉、肺功能、肝功能或免疫系统等异常。长期暴露在低剂量甲醛的环境,恐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造成鼻咽癌、脑瘤、结肠癌等。颜主任也依据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表示,职业工人在工作时长期吸入甲醛,恐提升鼻咽癌或血癌的机率。
外食时,这么做聪明避开危害国人的外食比例高,即使有些家庭因为家中有幼儿会尽量在家烹煮,但有时周末假期也想轻松一下,全家一起上馆子或带孩子去亲子餐厅用餐。而外食时,如何降低或避免美耐皿对健康的危害?不妨参考毒物科专家的建议。
少点热汤或汤面许多餐厅习惯使用美耐皿材质的容器,外食时难免会遇到美耐皿餐具盛装料理,颜宗海主任建议:「点餐时尽可能少点汤品或汤面类,以免食物的温度太高致使餐具释出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