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专栏】胡祖庆/「换柱」会得出怎样的选票移转?

文/胡祖庆东海大学政治系主任

当「换柱」成为定局,各种常识性推论纷纷出笼,包括「朱立伦总统得票必定高过洪秀柱」,以及「换柱能够替国民党挽救立委席次」。揆诸先进国家经验和我国政治文化特点,上述假设未必成真。在这方面,有三点最关紧要。

全代会是换柱最后时机

首先,换柱引发的最大质疑是时间来不来得及。在同样透过代表大会(party convention)推选总统候选人美国,被提名人从宣布参加,到赢得初选,再到全代会,通常有一年准备时间。

民主共和两党在选前三个月举行全代会原因有二。第一,选举会在投票日60天前大势底定。第二,候选人支持度将在会后攀上高峰。朱立伦在选前百日投入选战,或将只有30天可以说服选民进行选票移转(vote transfer)。

深蓝选民选票移转会是关键

再者,晚近洪秀柱支持度多数时候是15%上下,成为国民党换柱理由。这个数字接近1996年林洋港得票率,而洪秀柱的两岸政策论述确实也是在迎合深蓝选民偏好。要想促成大规模选票移转,单靠「敬佩洪秀柱,支持党中央」这类两面讨好的说法未必能够奏效

民调显示,朱立伦胜机率和蔡英文仍然有段差距,会提高诉诸选民策略性投票(strategic voting)难度。相对地,国民党临阵换柱或将加强部份选民「抗议性投票」(protest vote)和「惩罚性投票」(vote of sanction)心理

朱立伦是否带职参选将是起手无回

对此,朱立伦态度扮演关键角色当中涉及两项台湾政治文化特点。第一,朱立伦必须避免给人「欺人孤儿寡母」的负面形象。第二,朱立伦如果带职参选不仅是起手无回,同时或将招致「什么都要」的讥评。

不同于美法等先进国家,国人对于总统候选人带职参选的接受度偏低。在法国,席哈克于1977到1995年担任巴黎市长,期间三度问鼎总统,并且在1995年赢得胜选。相对地,1996年我国总统直选以来,不曾有过民选地方首长代表主要政党角逐总统,遑论带职参选。

百年前,胡适借着「差不多先生」提醒国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国民党应该放弃一厢情愿(voluntarism)和直线思考(linear thinking)的思维,用更严谨的态度来处理换柱等相关议题

作者胡祖庆,目前为东海大学政治系主任。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