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贝类检出含塑量 环保署:3步骤拒绝塑毒

环保署首次公布全台「自来水、海水沙滩砂砾贝类微型塑胶含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来自全国89处自来水净水厂、7处养殖区,福隆、垦丁2处海水域场的自来水、海水、沙滩砂砾及贝类中,都验出塑胶纤维,显然这种比米粒还小的「微型塑胶」已经进入食物链,可能危害国人健康。

微型塑胶指的是小于5毫米、大约比一颗米粒还小的塑胶成分。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早在10年前就指出,微型塑胶会快速被生物摄取,对生物的伤害远比大型塑胶碎片来得高,国际间的研究显示,污染范围不只于海洋环境,许多国家的淡水和陆地、甚至是南北极地都遭微型塑胶入侵污染。

自来水部分,未过滤处理的「原水」有61%验出塑胶纤维,即便是过滤后、也就是居家使用的「清水」,也有44%验到塑胶,比例上约为每公升的饮用水有1根塑胶纤维。

养殖和野生贝类部分,环保署环境检验所组长杨喜男指出,塑胶纤维除了吸附在贝肉黏液上之外,贝类还会透过滤食行为吃进微型塑胶,抽样中以牡蛎扇贝含塑量较高。

如果换算成一般民众的消费习惯

●一般大小的牡蛎,野生的吃10颗就可能含有260个微型塑胶;养殖的较少,也可能有175个塑胶。

●点一份淡菜若以10颗计算,就可能吃下200个微型塑胶。

●一餐吃5个扇贝,则可能吞入155个微型塑胶。

这些塑胶碎片哪里来?环保署指出,透过材质鉴定,推断它们是由人造塑胶物品废弃后进入环境,再不断裂解而产生,尤其是来自餐饮、食品、制造业的一次用塑胶、包材与化纤制品。副署长詹顺贵举例,一杯手摇饮料花15分钟喝完,扔掉的塑胶杯和吸管到了海洋却要花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分解,不仅危害生态,也遗祸几个世代。

3步骤循序渐进,摆脱塑毒

微型塑胶污染海水和各种贝类,然后大鱼吞进浮游生物、小型鱼贝类,塑胶也同时入肚,而身处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更难抵挡塑胶入侵日常饮食饮水,该怎么办?

生活中循序渐进去毒、减塑,或许是个治标又治本的方法,试试3个步骤:

步骤1》检视现有食器,高风险塑材先淘汰,其余小心使用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台中分会会长张明纯指出,水杯碗盘等直接接触食物的材质,最好避免使用塑胶制品,尤其3号PVC材质通常添加大量塑化剂,如果家中还有PVC保鲜膜、塑胶盒、或是儿童常用的绿色塑胶垫板,请立刻丢弃不用。

2号HDPE和5号PP材质耐酸碱耐高温,是相对安全的塑胶材质,如果有这类塑胶碗或保鲜盒,可用来盛装冷食或尚未烹煮的食材,直到磨损、龟裂或出现刮痕再替换。

7号塑胶种类太多,安全性较难判别,若无刮痕磨损可继续使用,但最好避免盛装热汤或于高温环境下使用。

步骤2》循序渐进替换,慎选环保材质,不用复合材质的假环保产品

在安全前提下,重复使用原有塑胶器具,一旦坏了需替换,就不要再选塑胶制品,家中餐具尽量以瓷器不锈钢、和玻璃为主,外出使用则可依照个人使用习惯和需求,慎选环保材质。切记,尽量不用复合材质的假环保产品,以免危害环境更甚。

步骤3》自备环保容器、餐具,减少一次性塑胶用品

不用一次性塑胶用品,是避免微型塑胶进入环境最重要的事。

自备容器购物,买菜可自备菜篮喝咖啡用自己的保温杯盛装。全台最大学生社群Dcard发起「无痕饮食」运动,鼓励大学生带着食物袋、玻璃保鲜盒、不锈钢便当盒到大大小小餐饮店用餐,就是要减少塑胶袋纸杯等一次性用品的浪费,同时呼吁店家一同支持响应。

循序渐进地减塑,不因花俏的设计或宣称而购入多余的「环保」产品,从源头减量,回到相对简约单纯的生活,就是人人可实践的减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