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症状」恐是高血压!眼白有血要注意 专家教你6招预防

出处/康健杂志

文/张淑芬编译 图/pixabay

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因为经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是在健检或就医时,才惊觉自己早已经是高血压一族。

将近40岁的陈先生,某天在深夜发烧,而且全身不适。到医院挂了急诊、做了检查,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却意外发现,自已的血压竟高达160/100 mmHg,已经是第二期高血压,有可能发生心脏病或中风,需要药物控制。

让陈先生惊讶的是,虽然他176公分身高、88公斤,BMI为28.5的身材属于过胖,但高血压的症状,似乎不曾出现在他身上,他很少感觉到不舒服。

像陈先生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卫福部国健署统计,18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盛行率达25.06%,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压。根据106年成人预防保健服务的资料,40岁以上、自认没有三高、心脏病及脑中风等病史的成人,高达39万人是透过健检,才发现自己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为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疾病,会造成血管硬化脆弱,对于心脏和血管健康危害甚大。图片来源:pixabay)

高血压经常没有症状,有人和高血压相伴多年都毫无所知。即使血压异常升高,也因为身体没有不适而无感,因此延误治疗。甚至有人第一次发生症状,就是中风。

高血压造成的后遗症相当多,影响的器官包括脑部、心脏、肾脏眼睛等。

血压增高,使得动脉血内膜增厚,管壁硬化狭窄。而且血液流经动脉的阻力增加,长久下来影响心脏功能。另外高血压也会破坏肾脏血液循环,影响肾功能,还会引起眼睛视网膜病变。

医科医生维亚斯(Neha Vyas)说,高血压病患会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等,严重者恶心、呕吐、昏迷。「但是很多疾病也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很难区分。」尽管如此,美国心脏协会AHA仍提醒,有以下3种症状,要当心高血压已经找上门:

指的是结膜下出血,原因除了外力撞击、凝血功能异常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也会导致眼睛血管脆弱,导致破裂出血。多数结膜出血的病人,在发生时毫无知觉,即使有感,也只是微微刺痛。

日晒过久、气温太冷、吃太辣和保养品刺激,都可能会造成脸颊泛红。但一旦血压升高,造成脸部的血管扩张,连带也会脸红

高血压不会直接造成头晕,但一旦出现,连带四肢行动不协调、走路歪斜,很可能就是中风的前兆,而高血压就是中风的病因之一。

AHA也提醒,有些突如其来的症状,也是血压突然飙高的征兆,包括:剧烈头痛、喘不过气、流鼻血、以及严重的焦虑感。如果此时测得的血压数字高于180/120 mmHg,一定要马上就医。

根据卫福部2018年的调查, 高达24%的成人,过去一年从未量过血压,18到29岁的年轻族群更高达34.2%。

定期量血压是高血压的基本防治,健康成年人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压。若有高血压家族史,又属肥胖体型者,更要定期量测。当收缩压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就代表有高血压的风险,需要就医检查,并做好血压管理。

少油低盐、控制热量的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图片来源:pixabay)

均衡饮食:低油低糖、低盐及高纤饮食。

维持健康体重:研究显示,每减掉10公斤,血压会降5~20mmHg。因此BMI要保持在18.5~24之间。

规律运动:各种有氧运动,包括健走、慢跑、爬山游泳骑车、健身操、瑜伽等,都有益于控制血压。

戒烟:抽烟会增加血管中的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使血管收缩狭窄,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限制饮酒:少量的酒精有助于降低血压,一旦过量,高血压风险就随之增加。一天摄取的酒精量避免超过一瓶啤酒、或是120cc的红酒

维持正常睡眠:长期失眠会导致血压上升,维持良好睡眠的质与量,有利稳定血压。

延伸阅读:

想靠健走降血压要注意 走路时别再随步伐前后摆动手臂

抗老还能预防高血压 高丽菜「这样处理」对人体好处多

降血压、让血管更有弹性 西瓜吃这颜色就对了

「高血压前期」做到6件事 效果跟血压药一样好

助眠还可降血压!这武术活化仅存的脑细胞 90岁都可以练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