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G7「康沃尔共识」将因美中寒战黯然失色(张登及)

七大工业国(G7)2021年高峰会已于13日在英国度假胜地康沃尔闭幕,提出了《我们共享更好的重建全球行动议程公报。公报长达25页,与台湾媒体用放大镜观察得到的「中国中心论」有些落差,这篇长文仅提及「中国」4次。(摘自英国首相官邸)

七大工业国(G7)2021年高峰会已于13日在英国度假胜地康沃尔闭幕,提出了《我们共享更好的重建全球行动议程》(Our Shared Agenda for Global Action to Build Back Better)公报。公报长达25页,包括结论,洋洋洒洒地列了近70点主张。与台湾媒体用放大镜观察得到的「中国中心论」有些落差,这篇长文仅提及「中国」4次。而且不出意外地,许多方面都是重复早前日本首相菅义伟南韩总统文在寅访美时强调的几点:重视台海稳定、鼓励台海和平解决、关切东海、南海紧张情势,尊重新疆与香港等地基本人权,外加推动WHO专家建议的「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二阶段病毒溯源「研究」(study,而非「调查」),以及抗衡中国在贸易方面的「非市场」(即国有经济等)政策挑战

中国因素聚焦力有限

根据西方媒体报导,拜登总统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实践「美国回来了」(America is back again)的承诺,以重回领导全球的目标(America leads again)。对这些要求而言,团结传统盟国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以修补被川普大肆破坏造成的联盟漂流与自由国际秩序(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瓦解乱象。从象征层面与工作关系重建层面来看,美日、美韩峰会、G7康沃尔峰会与后面的美欧峰会、北约峰会算是挽回了川普丢失的一些基本分。

加上美国疫情受控(从4月的每天6万例,降到目前每天约9千例,每周死亡降至200例以下),疫苗大量生产且顺利施打,已有余裕开始捐输外国,此次G7亦宣示将于一年内捐助10亿剂疫苗给贫困国家;此亦有助于弥补原本替西方发动「疫苗外交」对抗中国、却后继无力的印度生产缺口,巩固美国全球卫生事务的领导地位。

「中国因素」这次聚焦力不如华府期待,从「俄国」在公报中出现7次,多过中国3次,也可以看出。如果加上后面的北约联合公报,虽然「中国」首次跃升为重点「之一」,也照例要提台海、南海,但中国作为「挑战」(challenges)出现于公报10次,俄国则仍是北约的「威胁」(threats),出现61次。足见在全球「战略稳定」里,用中国取代俄国不仅于理不通,而且与「四方机制」(QUAD)紧盯在印太活跃的中国不同,美国的大西洋盟友更坚持传统主义、即欧洲中心主义世界观,并以紧接的「拜普会」为重点。因此,在美日两国催促G7采取对华强硬措辞时,除了加拿大积极配合,其他国家的态度相对虚与委蛇。比如义大利是G7唯一「一带一路」成员,德国重视对华合作、法国喜欢彰显欧洲「战略自主」,结果G7无法在美日联合声明之外,再锦上添花。

「康沃尔共识企图挽救自由国际秩序

较少媒体如金融时报注意到,此次G7峰会公报在全球治理理念上,出现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观点。正逢30年前提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概念的英国学者、世界银行专家威廉森(John Williamson)于4月15日病逝,有论者认为,英国保守党政府协助组织各国幕僚,在G7峰会前准备的备忘录用了「康沃尔共识」(Cornwall Consensus)为标题,即是企图重整几乎是声名狼藉、对挽救西方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几无助益的「华盛顿共识」。后者是描述苏联瓦解后,华府向各国提倡、推广全球化与市场化改革、商品与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开放、政府去管制化等政策的整套理念,也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改革。约在华盛顿共识提出15年左右,又有高盛公司的专家拉莫(Joshua C. Ramo)提出了「北京共识」,大意是强调各国可自主适用包括威权体制在内的不同的发展道路,反对通用普适的改革。

虽然「北京共识」似乎受到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但并未对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自由国际秩序构成重大挑战。毕竟「北京共识」并非一个逻辑一贯、成体系的经济学与政治学观点,采行者也未在自由国际秩序的机制(如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机构)外,另建新的对抗性制度。即便是中国带头建立的「亚投行」(AIIB),也大量引用欧洲与印度的高管和制度,差别只在资方的组成,与国家的角色。

华盛顿共识的问题,其实是它的自由竞争与去管制化政策,在西方世界内部造成的社会分裂。它也无法为最近20年陆续爆发的全球性危机如金融海啸、气候暖化与疫情,提供对策。于是G7的幕僚们如然要走出川普主义的阴影,摆脱各国民粹派抗拒多边合作的纠缠,势必要为西方继续领导世界,提出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的观念。酝酿中的「康沃尔共识」于是改而提倡「包容」(inclusion,取代优胜劣败)、「韧性」(resilience,取代效率至上)、「公私伙伴」(partnership,取代政企分离)与「外部性」(externalities,取代对定量模型的偏执)。当然,所有这些对华盛顿共识的「改进」,都带着对抗「中国因素」的诱因。如果没有中国竞争造成的紧迫压力,西方集团反省华盛顿共识,不会有急迫性。

美中寒战使全球性新共识难以成形

如前分析,华盛顿共识在各国出问题,早于中国出现超英美的趋势。如今G7要修正它,一个主要的动力却是来自美国制衡中国的需求。要支援大国对抗,又要解决全球集体行动与合作的问题,其实是先天而致命的缺失。

何况如今美中对抗的某些方面比冷战危险,其非热战而似寒战,特征有三。其一在美中实力不对称与「东升西降」变化预期不确定,这加深了美国与西方焦虑感。美、苏当年竞争总体实力概等,中国在2000年以前GDP还排在世界第8。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多久,中国除核武库外,各指标竟奔至第二。北京自认照规则玩,但美国认为「一带一路」和华为加入5G世界杯,就是颠覆现状的证明;而且「百年马拉松」,争霸蓄谋已久。

其二是美中社会经济交往的密切。美、苏当年是各凭本事,各自为战,美、中却曾从隐性同盟发展成共享全球化的「店主─工头」互利伙伴。双方社会关系千丝万缕,所以华府难以完全终止大陆留学生、终止中资上市、终止兑现美债。但疫情下各种谣言引发民间怨恨,这种复杂互赖后的精准脱钩,美其名曰「增加韧性」,其对抗情绪远非美、苏隔离对峙可相提并论。

其三是世代交替。冷战世代没有「虚拟真实」,也缺少「后真相」,对战争风险感受真切、心怀敬畏。现今人们容易以为冲突不过骇客乱入,可用键盘传檄而定。美、中都有文献指出,不仅常民如此,双方少壮外交官和战略家也有过度自信、轻视历史、低估战争的倾向。这使得「包容」是否包括「亚裔」?「公私伙伴」的典范是否即是时代杂志近期揭露的,五角大厦近10年扩编的「军民融合」秘密部队?「战狼」是否也是「奋发有为」?这类需要耐心与慎重考虑的问题,可以变得任性。这样的情况下,北京高举「联合国多边主义」固然无法说服西方,「康沃尔共识」要变成各国心悦诚服的国际新秩序基石,也近乎缘木求鱼

好消息来自拜普会。虽然两人会晤时间短于预期,但至少普京与拜登宣示了「核战争打不赢也永不能打」。这话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也说明无论要提倡什么「共识」,大国「战略稳定」才是最大的大局。

(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